点评:
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模式
——祖辈更习惯于“带养”,就是照料保证好宝宝的吃,穿、住和安全,对宝宝的心理需求可能不甚了解,也无法很好地满足 。而爸爸妈妈通常更注重 。教养“——看重宝宝的人格,品质,智力、能力的发展,着力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时,冲突发生了 。
尽管爸妈认为自己的教育比较科学,但宝宝只会选择对他迁就的人作为依靠对象 。这时如果像童童爸一样态度粗暴,则适得其反 。其实爸爸可以温柔地问问童童:“我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很有趣的,你来不来听?“如果宝宝有兴趣,则进一步明确要求:“那你今天要乖乖和妈妈睡觉,好不好?”宝宝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会乐意遵守你制定的规则 。
童童把哭作为自己的杀手锏,爸爸妈妈就该反思,是不是平时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了,没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就粗暴压制,结果宝宝和自己都很不开心?)
战争结局以妈妈投降结束 。妈妈实在看童童好像没有罢休的意思,只好把童童抱到了奶奶那边 。
奶奶一看童童哭成那样马上就心疼了 。爸爸继续追了过去把积压在心里的怒炎发泄出来,大声地对奶奶说:
“您感情退休了想睡到几点就几点,弄得童童也跟着您,谁家孩子这么晚睡觉啊!“奶奶气急败坏地说:”有的是!还管起我来了?“爸爸说:“我管不了你,我管童童 。”爸爸气急贱坏地囔了奶奶几嗓子,最后妈妈把童童安置给奶奶,拉着爸爸回屋了 。
点评:尽管爸爸妈妈大多时候秉持同样的立场,但在冲突中,妈妈心疼童童,将宝宝抱给奶奶,实际上是变相支持了童童与爸爸对抗,并削弱了爸爸的权威 。这样只能求得暂时的安宁,对童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并无益处,同时还造成奶奶和爸爸之间的冲突 。当宝宝的面争执,结果使双方都丧失了权威,会使宝宝产生困惑 。
过了一会儿妈妈再回去看,童童和奶奶都睡着了 。其实童童确实是困了,虽然她中午睡了觉,可是小弦子熬到晚上十一点也该睡了 。跟奶奶说这些,老人家总是较劲不肯听 。以前都是妈妈一个人委婉地和奶奶说,现在爸爸终于发脾气了,奶奶会改变吧可不一定,不过生气是一定的了,一定会给爸爸脸色看 。亲子教育
点评:与老人沟通困难,是因为生活经历和角色定位造成彼此观念差异 。有时,明知祖辈观念老套,但一定要记住:方法比目的更重要,最好能打着关心老人的旗号 。童爸童妈可以对奶奶换一种说法,“妈妈,童童皮了一天,您一定累坏了吧,早点睡吧!书上说,太晚睡觉不利于气力恢复 。早点睡觉有助于延年益寿呢!
- 圣诞节应该吃什么 圣诞节吃什么
- 亲子沟通的技巧你都知道哪些
- 亲子沟通,家长应该较量还是顺应
- 亲子沟通最不能说的几句话
- 什么样的亲子游戏能够启发孩子智力
- 亲子沟通的技巧都有哪些
- 亲子沟通要顺势而为
- 有哪些亲子沟通的小事能让孩子更聪明
- 每个家庭都不完美,怎样改善亲子关系
- 亲子时间长,宝宝的语言能力更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