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3D打印子宫是什么 3D打印子宫不用怀孕就能生孩子吗( 二 )

  
在他看来,这个实验“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价值不大”。他在临床上遇到的不孕不育患者,卵巢往往都不具备完整的功能。用3D打印雌鼠卵巢,并没有对再生医学的瓶颈和难点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  
“再生医学现在真正的难点,是微环境的调控问题。意思是,我们怎样让干细胞在人体之内,按照我们设定好的程序,不受干扰地长成我们想要的组织或器官。这个问题,目前全世界都没有解决。”戴建武说。  
目前,干细胞可以在实验室中,被分化成神经细胞、皮肤细胞等各种临床所需要的功能细胞,但如果在人体内培植,就很容易受到人体产生的各种诱导分子的干扰,一不小心就“长歪了”。  
在体外培植的器官,就算是使用同样来源的干细胞来培育,移植回体内的时候,仍然需要适应。戴建武举了个例子:“就像自家的孩子打小在外面养着,大了才抱回来,和家人肯定会有隔膜。”  
育儿|3D打印子宫是什么 3D打印子宫不用怀孕就能生孩子吗   
文章图片   
  
伍德拉夫和她的团队也承认,打印小鼠的器官,距制造人类器官还有一段距离。人类的卵巢远远大于老鼠的卵巢,结构也更加复杂。目前使用的材料,如果要支撑打印人体器官,强度仍然不够。  
在瑞米尔·沙阿看来,荧光小鼠实验中,真正与众不同的部分,是3D打印中所使用的“墨水”,也就是支架和材料的结构。她们使用的是生物性水凝胶,这是一种安全的生物材料,由被破坏的胶原蛋白制成。  
“大多数水凝胶都很脆弱,因为它们大部分是水,而且往往会自行坍塌。”沙阿说。伍德拉夫团队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实验温度,在这个温度下,实验中所用的水凝胶能够自我支撑而不会崩塌,这使得多层结构的形成成为可能。“这是第一个证明支架结构对卵泡生存有影响的研究。”  
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实验室里,研究者开始用这些水凝胶“墨水”,给小鼠的新卵巢搭建“脚手架”。它被编织成一层层交错的结构,中间的空隙用来留给细胞通行,以便将来跟小鼠的体细胞相结合。她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这些水凝胶细丝之间的距离,控制层间的前进角度,打印出不同的孔隙大小和不同的孔隙几何形状。  
当3D打印出的卵巢被小鼠的体内循环系统接纳后,这些孔隙成为交流的通道,血液开始流通,卵细胞发育、成熟、排出,荷尔蒙开始循环。  
最终,7个人工卵巢里,有3个让受试小鼠正常怀孕,生下了那些熠熠生辉的幼鼠。  
育儿|3D打印子宫是什么 3D打印子宫不用怀孕就能生孩子吗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的器官就像壁虎的尾巴一样  
中科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最新的成果是,利用智能生物材料构建微环境,对受到损伤的脊髓神经进行修复。戴建武研究团队设计和制备了适合脊髓损伤修复的有序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引导神经细胞有序生长。这项研究已经于2015年1月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再生医学涉及的3个概念,包括干细胞、生物材料和细胞中的生长因子。2008年6月,一位西班牙患者接受了世界首例自体干细胞培育的人工气管移植手术,恢复状况良好。当时采取的方式,是将患者的自体干细胞,与其他捐献者的气管组织在模拟环境的生物反应器中一起培养,最终移植。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了再生医学研究者新的体外器官构建思路。理论上,基于3D生物打印出的器官,可以完美定位细胞,最终打印出功能完备的组织器官。  
伍德拉夫实验室也有很多“疯狂的计划”,其中之一,是寻找一种“能创造持久器官的材料”,既可以“快速固化成型”,又能“符合组织器官相应的力学强度”,还可以与人体环境良好相容。接下来,她们准备打印“迷你猪”的卵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