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结构更加丰富多元,互联网、新能源等新经济、新行业发展迅猛,股权增值效应助推新富人群崛起 。创富一代企业家占比缩减至25%,董监高、职业经理人、专业人士群体规模首次超越创富一代企业家群体,占比由2019年的36%升至2021年的43% 。
具体来看,过去几年境内外IPO加速、中概股回归趋势显著,特别是新经济领域及其下属的互联网、大消费板块;A股科创板开市火爆,高新企业持股人接连上演“造富神话” 。新经济企业的崛起带来强劲的股权增值与创富效应,造就了大批新富人群 。
从行业上细分,《报告》指出,2019-2021年,受益于疫情防控等因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动汽车、线上教育、医疗服务等新兴行业的优质企业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上述行业的IPO、股权融资案例数量和金额均名列前茅 。
此外,新兴行业的分布和区域特色显著,杭州、深圳、广州等地直播、游戏、外卖等行业集中度占比较高 。调研显示,新兴行业中20%的人群通过股权实现财富快速增长,远高于市场总体水平的14%
【“富豪”正在变年轻!IPO造就大批新富人群 房地产吸引力大降】“这一类客户的特征非常鲜明,与靠‘滚雪球’积累出财富的传统高净值人群不一样,新富人群的财富是跳跃式、指数级增长的 。”招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晏蓉介绍 。
财富爆发式涌现的“新富豪”的显著特点即是年轻化,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高净值人群成为中坚力量,占比升至42% 。
高净值人群投资方式也变了
高净值人群中,年轻群体比例不断提升也改变着整个群体的资产配置 。从配置组合上看,监管和市场双重影响下,资产配置更加多元;按人群细分,投资风格也有明显分化 。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中,固收类及房地产投资占比进一步缩减 。受资管新规影响,信托产品、非净值型供给进一步下降,资产配置占比持续紧缩;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导下,政府对于购房资格、限售时间等提出明确规范,降低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及吸引力 。
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 。随着标准化产品如基金接受度大幅提升,资产配置比例明显上升,其中由于资本市场向好,权益类基金占比显著 。同时,高净值人群对于资产配置专业度要求提高,倾向通过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而非个股投资 。在此基础上,高净值人群配置需求更加多元,对于私募股权、证券等其他境内投资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 。
王晏蓉指出,“相对于普通客户而言,私行客户由于其早期的投资公募、私募基金等经历,他们更了解这些基金背后的运行逻辑,而其风险承受能力和对产品的理解力也相对更高 。”
不过,相对于权益类资产,高净值人群对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占比下降,保险(仅寿险)占比保持平稳 。
若按人群细分,金融资产配置也存在差异化需求:传统经济创富一代更保守稳健,偏好固收类产品;新经济创富一代心态更进取,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更高 。
调研显示,传统经济创富一代的投资组合里,债券类基金、信托产品、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等固收类资产的配置占比23%,明显高于新经济创富一代人群的20%;而对于股票、权益类基金等权益类资产,传统经济创富一代配置占比为27%,低于新经济群体的29% 。
传统经济创富一代财富目标以保值为主,投资风格更保守稳健,更青睐固收类资产:而对新经济创富一代而言,财富创造和增值为核心需求,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参与热度更高,风格更激进,配置权益类资产更多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