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究竟是适当的“给予”还是过度的“溺爱”,可根据具体场景来观察家长处理问题的态度 。如孩子在一个不该吵闹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飞机上等)大声喧哗或乱跑,家长却未采取任何措施制止,反而给了孩子许多方便甚至鼓励,完全没意识到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破坏了他人的安宁 。这种父母如果不是自身缺少礼貌修养,就是对孩子的溺爱纵容了 。所以,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是和家长本人的价值观或判断标准密切相关的,同时这也考验着为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智慧和才能 。只有父母对此能做出一番深刻反省,才能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无论何时何地都给予孩子方便,对孩子不当的溺爱,让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为所欲为是很危险的,这会严重影响其以后的人格行为发展 。
“给予”和“溺爱”要理智使用
曾经有个小朋友上课时向老师提出“想喝水”的要求,老师并没有答应孩子可以立即喝水,因为喝水、上厕所是小朋友下课后才应该做的事 。相反,老师先了解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口渴,并请他说明原因 。原来这个小朋友课间玩得太兴奋,忘了老师的规定——下课记得喝水这件事 。后来,老师破例让这个小朋友在课堂上喝水,一是因为孩子确实有这样的生理需求,二也让孩子了解了“喝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孩子经过了这件事,就能牢牢记住以后下课时要喝水 。这样一来,老师既让孩子体会到——他确实是因为需要而被给予了喝水的权利,而不是无原则地“给予”,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引导,而不是溺爱 。
知识是经验的积累
我们还注意到,父母们常会因为个人价值观和金钱观的不同,满足了孩子错误的需求 。专家建议家长们平时应多读一些育儿方面的报刊书籍,也可借助电台、电视台相关少儿频道的节目学习育儿知识,多与老师、同事、朋友、邻居交流育儿经验,把碰到的问题、困惑说给大家讨论,这是一种很不错的育儿方法 。毕竟知识是经验的积累,对于新手爸妈来讲,这方面的资讯更弥足珍贵 。
专家建议
【附图 给予不等于溺爱】现代的一些父母总想用“物质”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却让孩子因此而成长为不折不扣的“小霸王”,孩子不但不珍惜爸妈所买的东西,也不尊重大人的给予,更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这种给予方式是很严重的溺爱行为,日后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为此,专家建议家长应把握日常生活的一切机会来观察孩子的切身需求,并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提出要求,家长能适时做出理智而正确的判断,这才是最正确的给予 。(文/张之琪)
关键字:家庭教育 给予 溺爱
- 运动锻炼不等于养生_运动养生的误区
- 南美洲有什么动物?盘点南美洲的十大代表动物附图
- 为什么加分投档不等于加分 有哪些原因
- 我希望老师给予我怎样的帮助 怎样的帮助
- 对自主创业者给予什么扶持 自营创业怎么扶持
- 创业人员给予什么扶持 创业人员扶持
- 创业人员给予什么扶持 真诚扶持创业模式
- 2018年福建省给予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创业启动扶持 福建大专创业项目扶持政策
- 青年创业扶持 青年创业扶持到哪里咨询
- 创业扶持组织 创业人员给予什么扶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