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实控人减持频现 34家药企拟减持规模上限达169亿元
摘要【实控人减持频现 34家药企拟减持规模上限达169亿元】5月以来,A股上市药企减持频现 。据显示,5月1日至6月2日发稿时,34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累计最高减持5.12亿股,按照6月2日收盘价计算,减持规模上限为169.08亿元 。上述34家企业中,八家企业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 。其中,英科医疗、万孚医疗、天宇股份等企业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拟减持上限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到或超过2% 。(经济参考报)
5月以来,A股上市药企减持频现 。数据显示,5月1日至6月2日采访人员发稿时,34家医药生物类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累计最高减持5.12亿股,按照6月2日收盘价计算,减持规模上限为169.08亿元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注意到,上述34家企业中,八家企业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 。其中,英科医疗、万孚医疗、天宇股份等企业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拟减持上限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到或超过2% 。
6月1日晚间,英科医疗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方毅计划在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直接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75.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刘方毅减持上限接近25亿元 。同时,总经理陈琼、副总经理于海生、董秘兼副总经理李斌、财务总监冯杰拟分别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0207%、0.0134%、0.0238%和0.0124%的公司股份,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2日,英科医疗跌停,报收114.12元,市值一日蒸发逾百亿元;英科转债价格也大跌,截至当天收盘跌幅达22.34%、报1330.00元 。
5月28日晚间,万孚生物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继华计划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88.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其中,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进行;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在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进行;窗口期不减持 。
这并非王继华首次减持 。去年5月,公司公告称,王继华计划六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83.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11月中旬,公司披露收到实际控制人王继华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股份计划的告知函》,基于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稳定股价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王继华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承诺自公告起六个月内不再减持公司股票 。期间,万孚生物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 。
根据各家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天宇股份控股股东、董事林洁因“个人财务安排”,拟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73.2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塞力医疗控股股东赛海科技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230.11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6% 。
此外,延安必康再次出现控股股东被动减持 。该公司5月25日公告称,公司持股4.7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0.81%)的控股股东新沂必康将在2021年6月21日10时至2021年6月22日10时被司法拍卖暨被动减持本公司股份8161.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33%) 。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减持无需谈之色变,减持是中性行为,市场走向高位时往往减持规模扩大 。对于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减持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有的减持是为了盘活资金,有的则是为了个人套利,投资者需要认真分析其减持理由、减持资金的实际用途 。
相关报道:
印度制药工业近乎停摆 国内相关出口药企受益
- 珠海航展“黑科技”频现 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集群虚实结合半实物推演仿真系统具世界领先水平
- 甲骨文开始裁员 为何科技公司频现裁员?难道“科技泡沫”又要来了?
- 消息称ARK基金减持阿里巴巴股票
- 华熙昕宇第一创业减持 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与第一创业
- “大肉签”频现!A股年内第二大IPO下周来了,发行价或超百元!
- 投资3年仍浮亏 均瑶集团拟减持中国东航不超过1.56亿股
- 100亿身家实控人失联超1个月,二股东举报:涉嫌诈骗罪!23天19板牛股最新回应
- 原来是这样 华谊兄弟实控人王忠军王忠磊被罚
- 实控人已被警方带走调查 苏州倒塌酒店老板被抓了吗
- 河南新财富集团是干啥的?实控人个人背景简历引关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