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帽子--信息不对称

  

猴子和帽子--信息不对称
  
文章插图  
有一个卖草帽的人 , 一天 , 他叫卖归来 , 到路边的一棵大树旁打起瞌睡 。等他醒来的时候 , 发现身边  
的帽子都不见了 。  
抬头一看 , 树上有很多猴子 , 而且每一只猴子的头上都有顶草帽 。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  
人的动作 , 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帽子拿下来 , 扔到地上;猴子也学着他 , 将帽子纷纷扔到地上 。于是卖帽子的人捡起地上的帽子 , 回家去了 。  
后来 , 他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之后 , 他的孙子继承了卖帽子的家业 。  
有一天 , 他也  
在大树旁睡着了 , 而帽子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告诉自己的办法 , 他拿下帽子扔到地上 。可是猴子非但没照着做 , 还把他扔下的帽子也捡走了 , 临走时还说:"我爷爷早告诉我了 , 你这个老骗子会玩什么把戏 。"  
再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古董商 , 他发现一个人用珍贵的茶碟作猫食碗 , 于是假装很喜爱这只猫 , 要  
从主人手里买下 。猫主人不卖 , 为此古董商出了大价钱 。成交之后 , 古董商装作不在意地说:"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 , 就一块送给我吧 。"猫主人不干了:"你知道用这个碟子 , 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了?"  
古董商万万没有想到:猫主人不但知道 , 而且利用了他"认为对方不知道"的错误大赚了一笔 。这才是
真正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 , 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 。谁都不是全知全觉 , 那么怎么办?首先 , 为了避免这样的困境 , 我们应该在行动之前尽可能掌握有关信息 。  
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博弈是不同的 , 所谓"智者博弈"、"斗鸡博弈"、"囚徒困境"等各种模型都有
一个前提条件--这些博弈都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在实际生活中 , 很多情况下并不都是这么理想化的 。人寿保险公司并不知道投保人真实的身体状况如
何 , 只有投保人自己对自身健康状况才有最确切的了解;求职者向公司投递简历 , 求职者的能力相对而言只有自己最清楚 , 公司并不完全了解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 , 对交易商品的质量高低 , 自然是卖方比买方更加了解 。  
之所以有这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是因为存在"私有信息" 。如果某一方知道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 , 这
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 。相反 , 如果一则信息是大家都知道的 , 或者是所有有关的人都知道的 , 它就叫做"公共信息"或者"公共知识" 。"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 也就是某些人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其他的人 。  
私有信息的存在是信息不对称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 。  
比如一个女孩面对好几个追求的男生 , 这些男生  
的人品、上进心等信息对于这个女孩来说都是私有信息 , 女孩与追求的男生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 因此这个女孩到底选择哪一个男生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