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发烧了,都咳嗽了!肯定是有炎症,拉肚子了,一定是肠炎,吃点儿消炎药压一压”,这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
一听说炎症,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消炎”,那就吃消炎药吧,什么头孢啦、阿奇啦,很多都成了家庭的必备药品 。

文章插图
有时候吃完几天还真挺管用的,好像病就好了 。大家普遍认为的“消炎药”就是抗生素,只要发炎了就需要用“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我们首先要看看炎症是什么引起的,炎症用医学术语讲是一种病理改变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感染性炎症,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等;还有非感染性的炎症 。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抗生素也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消灭掉了,炎症自然也就消了 。

文章插图
常见的感冒、发热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因此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同时,我们的身体内也存在着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用抗生素,这些药物进入体内,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反而造成抵抗力下降 。
抗生素同时能“杀死”好的菌群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它们是生命活动的有益菌 。比如:口腔内、肠道内、皮肤上……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菌群,它们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有益,并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 。
在身体里有这些有益菌群存在的地方,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就不容易生存了 。而抗生素是不能识别有益菌群还是有害菌群的,如果在不需要抗生素的情况下擅自服用,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结果就是人身体内正常的、有益的菌群也被杀死了,无形中帮助了有害菌 。它们会在此繁殖,形成“二次感染”,也会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 。
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误区!另外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特别是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又曾经得过肺炎的小朋友中,当宝宝再次被诊断为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家长会主动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者要求医生给孩子开抗生素,担心会发展成肺炎,先服用抗生素来预防 。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

文章插图
当人们治疗疾病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 。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会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 。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会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有意无意的滥用抗生素,最终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那时将是人类的悲哀 。
细菌感染要按时、足量的使用抗生素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抗生素滥用问题,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一听说“炎症”就马上吃消炎药 。
但有一种情况也要引起重视,就是矫枉过正 。
一听到抗生素、激素等就一概拒绝 。在明确诊断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比如化脓性扁桃腺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还是要按时、足量的使用抗生素 。判断是否使用,绝不是验血白细胞高就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低就是病毒感染这么简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为什么药店不卖感冒药抗生素了 药店咋不敢卖999感冒灵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宝宝病毒性扁桃体发炎 扁桃体发炎首选抗生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