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光|最成功的家庭教育:“软”妈妈、“硬”爸爸,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于荣光|最成功的家庭教育:“软”妈妈、“硬”爸爸,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文章插图  
  
  
近日,侯佩岑、黄柏俊夫妇“严父+慈母”的育儿方式,登上了热搜。  
  
夫妻俩带儿子学击剑,因为剑太重,儿子没练多久就试图放弃。  
  
爸爸黄柏俊见状,立刻上前劝阻:“既然来了就好好学,多练习,不能因为累就停下。”  
  
于荣光|最成功的家庭教育:“软”妈妈、“硬”爸爸,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文章插图  
  
  
经过一番僵持,儿子还是没能坚持,忍不住地嚎啕大哭起来。  
看到儿子闹情绪,妈妈侯佩岑温柔地说:“没事,你刚才做得很好,妈妈都有看到了……”。   
  
  
  
在妈妈的鼓励下,儿子又重新打起精神继续练剑。  
这种“严父+慈母”的育儿方式,也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  
  
“适度保护和严厉都需要。”  
  
“对孩子还是要恩威并施,互相搭配。”  
  
“教育孩子太宠爱孩子会成玻璃心,太严了又会失去自信心,把握好度最重要。”   
  
于荣光|最成功的家庭教育:“软”妈妈、“硬”爸爸,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文章插图  
  
  
李玫瑾教授曾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应该各司其职。母亲要做到温和而坚定,给孩子爱的广度,父亲要给孩子树立高大的形象,承托起爱的高度。”  
亲子教育,拼的就是爸爸和妈妈的通力合作。爸爸坚毅刚硬,孩子才能学会独立、坚强、有担当。  
  
妈妈温和宽厚,孩子才能学会包容、善良、有爱心。  
  
爸爸“刚”,妈妈“柔”,双方“软硬”兼施,恩威并施,孩子才会变得温柔又有力量。   
  
-01-  
“软”妈妈,是孩子拥有幸福力的基石  
  
年幼时的钟南山,是个贪玩的“熊”孩子,他学习不好,经常逃学,还被留级两次。  
  
妈妈非但没有因为他逃学和留级训斥和否定他,反而在他偶然取得不错的成绩时,满脸笑意地对他说:“南山,你看你还是行的啊!”  
  
妈妈的鼓舞和肯定,瞬间将小南山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出来。  
  
“我觉得妈妈一下子找出了我的亮点,让我有了自尊心,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认真读书了。”  
  
  
  
相信孩子,激励孩子,比批评他、去伤害他的自尊更能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小南山在妈妈关爱和包容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顺利当上医生,成了国民敬仰的抗疫英雄。  
  
什么样的妈妈最让孩子感到幸福?  
  
就像钟妈妈这样,凡事温言软语,懂得尊重孩子,用爱包容孩子、鼓励孩子的“软”妈妈。  
  
相反,如果妈妈疾言厉色,对孩子动辄大呼小叫甚至殴打,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卑、胆怯等性格特征。  
  
曾经在候车室看到过一对母子。  
  
她们在高铁候车站候车,孩子说饿了,妈妈就给孩子钱让他买饭吃,回来的时候,孩子带着两份饭高高兴兴回来,和妈妈说:“我们一起吃!”  
  
结果妈妈突然大怒:“谁让你买两份饭的,这里的东西那么贵,没问我就自己买了这么多,你那么有钱啊?”  
  
被一顿怒斥后,原本一脸喜气的孩子,瞬间吓得低下头,小声嘟囔了句:“我想妈妈也饿了,买两份妈妈也有得吃。”  
  
说完后,他再也没有吭声,眼里噙着泪花默默地把饭吃完了。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书中提到:  
  
“妈妈性情暴躁,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的导火线;妈妈性情温和,孩子才能感到愉快、自信,成为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自卑懦弱的孩子背后,通常有一个严苛的“强势”妈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