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凭票买肉到“想吃就吃” 我国肉类食品产业60年发展折射百姓生活变迁( 二 )

  
   前来观展的青岛市民王建军说:“现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早已不用为吃肉而发愁,而且品种越来越丰富,猪、牛、羊等各种肉一应俱全 。比如从一头猪身上,就能分割出几十种,而且吃得更安全放心了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耀国说,60年前中国人年肉类消费平均水平是4公斤,2008年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54.8公斤,人均肉类占有量增长了12.7倍,肉类消费正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熟肉制品消费比例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无公害、绿色、有机猪肉,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变迁 。  
   猪肉消费“淡季不淡”的信号解读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采访人员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猪肉大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及出口贸易逐渐回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百姓消费信心增强 。  
   专家分析:中国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不会诱发新一轮通胀  
   世界肉类食品专家以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日前在青岛表示,虽然中国的猪肉等食品价格已持续上涨近百天,但这次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不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  
   2009世界肉类组织世界猪肉大会3日至4日在青岛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参会,对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全球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中国肉价走势备受关注 。  
   中国人均肉类消费60年来增长近13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耀国4日在第五届世界猪肉大会上介绍,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比60年前增长近13倍 。  
【从凭票买肉到“想吃就吃” 我国肉类食品产业60年发展折射百姓生活变迁】   在4日举行的2009世界肉类组织第五届世界猪肉大会上,潘耀国介绍,60年前,中国人年肉类消费平均水平是4公斤,2008年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上升到54.8公斤,人均肉类占有量增长12.7倍 。  


标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