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不爱吃安抚奶嘴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不恋物正常吗

可能是一些新的思维的影响,很多新妈妈会认为孩子就是有恋物,喜欢含奶嘴吃手要安抚巾的习惯。但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并没有发现有这种需要安抚物的时候正常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恋物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解释。  
妈妈们,在文章开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家孩子有没有对以下“物”的依恋行为:  
? 妈妈的乳头、奶瓶、奶嘴  
? 自己的手指和拳头、玩具、毛毯、毛巾、被子、枕头、手套、妈妈的衣服  
? 家长的身体部位:耳朵、手、胳膊、头发、肚脐眼、肚子、胸、脸  
【孩子|孩子不爱吃安抚奶嘴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不恋物正常吗】没错,以上提到的那些,都可成为孩子们的安抚物。其中,妈妈的乳头、奶瓶、奶嘴最容易让孩子依恋,其次则是有熟悉的温暖、妈妈味道的毛毯、毛巾、被子。  
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恋物癖」?  
当然不是!  
对于孩子的“恋物”,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孩子的这一行为并非“恋物癖”,这只是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正常行为,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每一个个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而我们成人所说的“恋物癖”又是什么?  
恋物即以某些特定的的无生命物体或人体部位作为性欲对象,由该物体或部位获得性激励,或通过某个生殖器以外的、通常与性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具体对象而得到性兴奋和性满足的一种性现象。更广义的恋物还可以包括由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某种状况、情形而获得性激励的情况。  
好了,言归正传,说回孩子的「恋物」行为。  
▌1、孩子为什么需要安抚物?  
早在六十多年前,英国儿科医生、著名精神分析家Donald. W. Winnicott将这些被孩子们所依恋的小物件定义为“过渡性客体”,一般它们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柔软温暖,可以移动,它们的作用是替代母亲给予孩子带来温暖和安全感。这些过渡性客体能帮助孩子们对抗焦虑、寂寞,给孩子以安全感,帮助他们安然入睡。  
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会通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需求和安抚情绪。  
为满足吮吸欲望,孩子会吸吮妈妈的乳头、奶嘴、手指;为满足抓握、触觉欲望,孩子会喜欢摸小毛毯、被角、枕头角、毛绒玩具,甚至家长的身体部位。  
学术一点的说法,婴儿刚出生时候并没有去区分“自我”和“非自我”。当小孩子开始分离这两个概念,并且从完全依赖向相对独立进化时,他就会使用过渡物品(安抚物)。  
孩子|孩子不爱吃安抚奶嘴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不恋物正常吗   
文章图片   
婴儿最开始是把自己和母亲视作一体的,它们认为母亲把世界带给自己,觉得是自己的愿望创造了让他得到满足的他希望的东西。随后婴儿就会意识到母亲和自己并不是一体,因此会有缺失感。  
婴儿认识到他要依赖其他人或事物,也因此会带来一段有挫败感和焦虑的困难时期。因为母亲不可能一直时时刻刻与婴儿在一起满足其所有愿望,因此最终婴儿会寻找一个安慰的方式,一种替代品。这时候也就出现了安抚物。安抚物对婴儿来说会代表母爱的所有功能,意味着婴儿自己可以创造他所需要的东西了。  
安抚物使得婴儿在母亲离开自己的时间慢慢变长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和母亲之间幻想的纽带,它在婴儿睡觉和抵抗焦虑时候十分重要。  
通俗一点的说法,妈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就会把某些物品做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即“安抚物”。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它代表了妈妈和安全。  
孩子|孩子不爱吃安抚奶嘴的原因是什么 自己的孩子不恋物正常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