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三 )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状况都很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使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分子结合的牢固,因此更难以透过已趋于成熟的血脑屏障而损伤脑细胞 。再者,母乳性黄疸的子血中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停喂母乳后血中胆红素会迅速下降 。  
一般情况下停母乳1~3天血中胆红素可下降原来水平的50% 。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所以母乳性黄疸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新爸爸新妈妈也不用太担心 。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 。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妈妈们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5天,同时口服退黄药物 。暂停母乳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  
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如果黄疸严重,还是需要查查胆红素,必要时同样需要蓝光照射 。  
另外,黄疸的指标很高需要暂停哺乳的,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待黄疸消退后可以恢复母乳的,孩子大一些后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也更完善,就不易再出现黄疸了 。  
(h2)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表现的症状比较多,因此妈妈们要熟悉地掌握它,以保证在发现宝宝患母乳性黄疸时可以及时带宝宝进行救治 。  
  
1、黄疸不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  
  
2、黄疸程度 。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  
  
3、一般情况好 。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 。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  
  
5、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  
  
6、肝、脾不大 。  
  
7、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  
  
8、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持续至1-2个月的状况 。与新生儿黄疸的症状相同,就是皮肤和眼白会泛黄 。  
如果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的话,要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 。爸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 。注意,奶量以150ml/kg.d计算 。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  
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一样为是,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 。黄疸症状较严重的宝宝可以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