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不同步 婚姻就病变( 二 )

  
他的付出不是我们的需要  
当初和他结婚是因为我认为他是个自信,有想法,不甘平凡的男人 。我们都鄙视那些庸庸碌碌没有梦想不敢挑战的平庸的人,然而,几年的婚姻生活,他也成了那样子的人,为车子应该烧油还是烧气而苦恼、为孩子的择校费抱怨不停,为了这个月同事比他多几百块钱唐僧一个星期……一个人的理想怎么可以由柴米油盐完全替代!在生活面前,最难得的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去实现年轻时的梦想,这样才不浪费生命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在为这个家为我为孩子负责,每天抱怨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名义上是为家人牺牲,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精神胁迫,他的付出并不是我们的需要 。  
一饭一粥才是正经归途  
在学校时,他并不比别人差到哪里去,可现在距离大大地拉开了,更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他一点不为此感到不妥,更不考虑我的感受,如果我能有一份安逸的生活,我也想做母亲,想生孩子,可是现在我可以吗?我们的经济压力这么大,连区区几万元首付都是找父母借的,想想都替他难过,就算为了我妈对他刮目相看也该努力啊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跟学校做学生一样,拒绝长大,拒绝成熟,没有一点紧迫意识,更别提长远规划 。看看周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谁还和他一样啊 。你说升官发财没兴趣吧,赚钱也不上心,更别提什么特殊爱好了,我看着他就奇怪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无私呢,他果真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急!甚至幼稚到在单位还保持着所谓的个性,不许领导无故说他,大家按时上班,他却睡懒觉,迟到了还沾沾自喜,他以为自己还在青春期,不想长大也不是这么个法子啊 。他竟然一直留恋着诸如热情、天真、信任这样华而不实的东西 。青春是什么?它永远是不可靠的,人到中年,一饭一粥才是正经归途 。  
分析  
1.夫妻为何难以建立同步的价值观?  
心理学家兼心理治疗师帕特里克·埃斯特拉德指出,“对很多夫妻来说,最初的激情过后,真正的夫妻关系开始时,他们才发现双方在本质问题上不能相容 。”也就是说,他们在价值观上不能协调一致 。“而价值观由每个人的伦理决定,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选择的契约原则,支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取得进步 。”  
决定我们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所受的教育、个性、文化与社会环境及个人经验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相对性和特殊性,很少和别人的一样 。埃斯特拉德认为:“如果价值观迥然相反,互相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对方说的话、做的事甚至引起另一方的反感,这种婚姻的寿命不可能太长 。”  
2.要建立同步价值观该怎么做?  
婚前多交流:为了避免价值观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是未雨绸缪 。婚前多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尤其要多说真话,无所不谈 。通过谈论生活、社会、家庭等等,各自的价值观以及不和谐的地方就能表现出来 。  
婚后创造新的价值观:心理学家埃斯特拉德认为:“只要彼此相爱,就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双方决定共同生活,并让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和平相处,他们就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彼此的差异 。”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没有共同之处,两个圆没有相交的地方,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不是,他们可以把双方各自的价值观摆出来,放到一起,这个“混合体”里包含的就不再是每个人单独的价值观,而是属于两个共有的,是他们创造的婚姻中新的价值观 。有了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