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最佳育儿时机( 二 )

  
有时,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力不强,懂得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也不光彩,但看到别人的东西好玩,又控制不住自己 。这种情况下,老师和父母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警惕孩子发展成为“偷” 。  
告诉宝宝喜欢和拥有是两码事  
专家表示:  
4、5岁的宝宝还没有完全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因此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他们自己喜欢就够了,喜欢就可以拥有——这就是宝宝最真实的心态,并不奇怪 。您可以通过游戏和在日常生活中让宝宝体验: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后的感受,体验再也看不到、玩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感受 。  
宝宝只有体验了这样的感受,才能渐渐学会为别人考虑,才能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 。  
父母可以这样做  
·告诉宝宝喜欢和拥有完全是两回事  
让宝宝从小就明白喜欢和拥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对他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在商场里,宝宝们经常会喜欢许多东西,但是他们永远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父母只会同意他们有选择地拥有一些喜欢的东西 。  
·  
12 3  
十个最佳育儿时机  
生活中,教孩子自防自救  
  
  
  
;让宝宝明白从喜欢到拥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宝宝喜欢幼儿园的玩具,可以让她在幼儿园里玩个过瘾 。如果宝宝喜欢别人的玩具,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用交换的方式或者借的方式暂时拥有 。玩完后一定要把玩具还给对方,并且让宝宝向对方道谢 。如果宝宝喜欢商场里的东西,并且是她需要的东西,那么可以让宝宝有选择地拥有,也可以让宝宝用零用钱或者压岁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  
最后,您还可以与老师多沟通、多配合来帮助你的宝宝 。  
培养孩子的物权观念  
有些孩子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 。他们缺乏对物质的归属观,首先可能只是随意的拿东西,再则就是偷窍行为 。父母如不能花些时间了解其背后真相,一旦错过纠正的良机,孩子如果视之为合法,届时就已经太迟了 。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怎样教导孩子尊重别人的物权呢?  
1、灌输“轮流”、“借用”的观念  
通常孩子抢夺或撕毁别人的东西,有可能是因为好奇,此时父母应趁机灌输孩子“轮流”、“借用”的观念 。告诉他:“长针走到5的时候,你才可以玩那些拼图,现在让弟弟先玩 。”或是“那是姐姐的彩色笔,你要先问姐姐愿不愿意借给你!”  
2、制定规矩  
鼓励孩子想要什么要跟大人讲,规定在公共场所或别人家里,什么东西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最基本的规矩是:“想要什么,在拿起来之前,先询问大人可不可以 。”  
3、让孩子知道凡事要商量  
孩子还小,也许不了解为什么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能拿走,这时父母可以这样回应他们:“如果你想要这个东西,可以告诉妈妈,我看看可不可以?”让亲子之间,可以有“谈”和“商量”的余地 。  
【十个最佳育儿时机】4、明白“偷”与“借”的差别  
父母必须让孩子明了借与偷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不同的后果,当你对孩子说:“不可以偷拿别人的东西”时,让他了解“偷”,是不对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