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茶道之美 瑞草魁

唐代茶诗,或清雅秀丽,或恬淡朴实,风格各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  
唐代茶艺已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茶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讲究茗茶、佳水、美器,茶汤的色、香、味等,而且还追求心灵的感受,把饮茶发展成一种精神境界和哲理层面上的追求 。  

唐诗中的茶道之美 瑞草魁
  
文章插图  
诗僧皎然(公元约720-约公元803 ),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僧,自说谢灵运的十世孙 。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他阅历丰富,交流广泛,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 。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提出茶道思想的人 。  
他所做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凝聚了他茶道思想的精华 。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在《喜园中茶生》中写到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  
唐诗中的茶道之美 瑞草魁
  
文章插图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在《提茶山》中写到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 。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  
唐诗中的茶道之美 瑞草魁
  
文章插图  
郑邀(866~939),唐代诗人 。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字云叟 。在《茶诗》中写到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  
【唐诗中的茶道之美 瑞草魁】这些诗无一例外呈现出了茶道自然、朴素、纯真的特点,将品茶从艺术之美升华到了修身、悟道的境界,从而深化了茶道的内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