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本书并不是空洞的理论 , 而是在对147户普通家庭的生活实践进行长期跟踪、反复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 , 本书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实用 , 能有效解决普通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  
我和我的研究组征集了147户自愿家庭 , 从1999年10月2日开始 , 到所有后续工作完成历经了差不多16个月 。我请这147个家庭的父母录下在一天当中某几个小时他们与孩子的全部重要的交流情况 。  
一般家庭平日里聚在一起的时间大约是1.7小时 , 周末大约是2.3小时 。此外 , 我请16个家庭既使用录像设备又使用录音设备 , 录下父母与孩子间重要的交流 。  
下面是参与家庭的统计分析:  
共计:  
147个家庭  
82个白种家庭  
18个美籍非洲家庭  
23个亚裔家庭  
24个西班牙家庭  
62个青少年(13岁至18岁)  
85个儿童(5岁至12岁)  
109个双亲家庭(目前为父母双方组成的家庭)  
33个单亲妈妈(离婚 , 共同监护)  
5个单亲爸爸(离婚 , 共同监护)  
  
  
  
  
瑞士:让孩子从小感受规则  
泰国: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说到泰国 , 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两个词:佛教、人妖 。然而 , 我对泰国的看法 , 却与这个关键词不沾边 , 在那里 , 除了明净的山水 , 我的另一个体验是 , 泰国人非常注重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 。  
2000年6月 , 我因工作关系去了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拍县 , 住在当地居民纳塔蓬的家里 。  
纳塔蓬有2个儿子 , 大儿子7岁 , 小儿子只有5岁 。  
6月20日 , 正好我休息 , 忽然听到一阵鼓声 。从窗子探出头去 , 发现有一队人 , 正拥着一位穿着新衣服的小伙子向东方走去 , 像是在举行婚礼 。纳塔蓬向我介绍 , 这是本地的风俗 , 男人长到21岁 , 无论身在何处 , 都要回来和一棵大树成亲 , 不然就必须终身不娶 。  
这相当于成年礼 。  
“曾经有个男孩子 , 在美国读书 , ” 纳塔蓬说 , “但是 , 在他21岁那年 , 还是回来选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  
对于他们这种对风俗的坚持 , 我感到不可思议:山高水远跑回来 , 就为了和一个大树成亲 , 未免太过荒谬 。  
“这是我们泰国人的责任 , ” 纳塔蓬看出了我的想法 , “无论是对风俗 , 还是其他的什么事 , 责任都是需要承担的 。”  
其实对于这一点 , 我已经从他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所体会了 。  
纳塔蓬的大儿子特别爱玩 。这是可以理解的 , 然而 , 他却经常惹祸 , 令家里负担额外的经济压力 , 这是纳塔蓬难以忍受的事情 。  
有一次 , 纳塔蓬的大儿子又惹了祸 , 把一个小伙伴打伤 , 送进医院进行治疗 。小伙伴的家长找到纳塔蓬家 , 让他负担医疗费用 。纳塔蓬如数支付了那笔款项 , 待他们走后 , 把大儿子拉过来 , 痛打了一顿:“你要自己负责 , 要负责任 , 明白吗?”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之后 , 我知道他所说的负责是什么—如果这个7岁的孩子 , 无法用自己劳动所得填补上这笔费用 , 那么 , 纳塔蓬就不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在街上躬着腰 , 帮小贩运送货物 , 或者去采草药卖给小诊所时 , 我就觉得 , 纳塔蓬做得有些过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