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晖君|放养孩子,是父母在教育中最简单的投资( 二 )

  
文章插图  
思凝妈妈说:“对学习要求不严格,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本身就是爱学习的,学习过程中给予良好的反馈,孩子更想学好。”  
正是妈妈的淡定,思凝从小生活在稍微宽松的环境中,自己安排学习,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最终,思凝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  
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成绩就会越好,长大后就越有出息。  
却未料,孩子不是被逼得太过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所有能尝试的机会。  
《自驱型成长》书中写道:  
希望父母能明白,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顾问,而不是他的老板或经理人。尽可能多地和孩子说“你来定”。  
当孩子内驱力被充分调动时,会对所做的事入迷。  
心理学家,米哈里把这种入迷的状态叫做:心流,人就像被水流拖走一般,感到无比的沉浸,忘我和幸福。这其实就是划分普通人与牛人的分界线了。  
当孩子在学习中产生“心流”时,他们能专注学习,爱上学习本身。  
所以提高孩子学习的本质,是提高孩子的自驱力。  
稚晖君|放养孩子,是父母在教育中最简单的投资  
文章插图  
平凡的父母,也能养育出优秀孩子  
清华大学心理学赵昱鲲教授说:家庭的正面支持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别明显错过某方面的发展就行,我们更需要关注负面效应。  
每个人的天赋早已注定,并不是父母多优秀,孩子就一定能成功。  
最近有一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因设计一款自动驾驶自行车的视频,被200多万人观看,火遍B站。  
稚晖君,一个90后少年,因雨天骑车,受了点伤,他决心亲自把自行车改成自动驾驶。  
网友调侃说,稚晖君除了生孩子外,好像啥都会,琴棋书画都难不倒他。  
稚晖君|放养孩子,是父母在教育中最简单的投资  
文章插图  
稚晖君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厨师,对他的教育就是“放养”,只要成绩过得去,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次采访中,他说:“父母就一条规矩,就是学习成绩不能落下,基本就是放养的。有点出息就行,没有限制我干什么。”  
从他小时候拆家电,到长大后选专业、工作,每一次选择,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的。  
身处宽松环境下,稚晖君感到学习的乐趣,如今才有光芒四射的天才少年。  
其实“放养式”育儿不难,把孩子的驱动力培养起来,父母也能像天才少年父母一样“不管”孩子。  
父母如何做到真正的“放养”呢?  
首先,父母退一步,孩子才有选择空间。  
孩子的生命属于自己,与父母无关。  
作为父母,不必对孩子的未来焦虑,只要给孩子讲清楚,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后果,讲明白就好。最后让孩子自己决策。  
把人生的掌舵权交给孩子,父母坐在副驾驶位置就够了。  
其次,父母有边界地爱孩子,孩子才不会越界。  
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要让孩子清楚知道,父母的要求和底线。  
父母有边界的自由,才是孩子真的自由。  
就像稚晖君父母一样,看似“不管”,却是在“保证成绩不落下”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选择。  
而思凝妈妈的要求,则是掌握好知识。  
孩子在父母边界内,享受自由的空间,实现自我成长。  
最后,让孩子学会作主的三句话。  
《自驱力成长》一书中提到,父母鼓励孩子作主的三句话,我觉得受益匪浅。  
第一句话: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  
建立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责任,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