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二 )

  
造型与纹饰:造型为盖罐、碗、杯、洗、碟、高足杯等 。纹饰主要有花鸟、龙纹、海兽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成化斗彩鸡缸杯  
7、成化青花工艺特点  
成化青花基本不用进口的苏勃尼青,改用江西平等青料,发色淡、无铁锈斑,这是和永宣青料的最大区别 。画法上采用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的上色法 。胎体细腻纯净,多见轻薄胎体,胎体逆光透视,呈牙白色、肉红色,为其他朝代所不见 。也有厚胎者,玉质感强 。釉面肥厚滋润,光洁雅致,多数含青 。有一种洁白釉,釉水十分匀净,器物口沿下常见积釉现象 。器身内外与底足釉色一致 。  
造型与纹饰造型多为碗、高足杯、盖罐、洗、碟等 。纹饰为花纹、云龙、飞凤、衔花夔龙、波涛海兽、松竹梅三友、花鸟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8、弘治黄釉工艺特点  
弘治黄釉为明清黄釉瓷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 。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低温下烧造而成,因用浇釉工艺烧成,故称"浇黄" 。釉面滋润肥腴 。圈足足墙比成化时略矮,盘类有塌底现象 。  
造型与纹饰:以盘、碗多见,另有不少供器,如香炉、净水碗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弘治黄釉描金双耳罐  
9、正德素三彩工艺特点  
正德官窑器上承成化、弘治,下启嘉靖、万历,转变了前朝纤细、精致的风格 。除了不用红色,其他黄、绿、蓝、紫等色皆可使用 。制作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瓷坯上刻划出图案,高温素烧后,施釉色,然后剔出图案部分,再填所需色彩,低温第二次烧成 。另一种是在高温素烧后的素瓷坯上,直接用色彩涂描,然后低温烧成 。  
造型与纹饰:海水蟾纹 。洗为典型器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正德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  
10、嘉靖青花工艺特点  
嘉靖青花瓷因采用西域的回青料,使得呈色浓艳 。罐、瓶之类的大件接痕处明显 。胎釉为明代瓷釉中最厚,称为"亮青釉" 。器物口部多涂酱黄釉 。不少器物底部处理粗糙,有跳刀痕及粘砂现象 。  
造型与纹饰:造型多见葫芦瓶、盖盒、高足碗、三足炉 。纹饰多见鱼藻图、婴戏图,以及八仙、云鹤等,道教色彩的图案较流行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嘉靖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11、嘉靖、万历五彩工艺特点  
嘉靖、万历五彩为明清五彩瓷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 。色彩俗艳,突出红彩,华丽而大气,装饰手法丰富,有的集彩绘、浮雕、镂雕于一体 。  
造型与纹饰:盘、碗、罐、瓶、壶、文房用具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万历五彩鸳莲纹提梁壶  
12、石湾窑工艺特点  
石湾窑瓷体质厚重,胎骨暗灰,釉厚,光泽好 。善于仿钧,因地处广东,故称"广钧",又因胎土为陶,又称"泥钧" 。石湾仿钧,仿中有创,窑变釉一般有两层,即底釉和面釉,多见玫瑰紫,蓝釉、墨彩,以一种俗称"雨淋墙"的最具特色 。落款较多 。  
造型与纹饰:盘、碟、瓶、罐、笔洗,以及仿古文具等 。  
明代瓷器品种及其工艺特点
  
文章插图  
明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13、德化窑工艺特点  
这种白瓷釉色特别,因含铁量低,含钾量高,色泽似乳白,又有"猪油白"、"象牙白"等称呼,有的色泽微含肉红色 。制瓷名家有何朝宗、张素山、林朝景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