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易发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发育仍不完善,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视网膜形成新生血管,这种新生血管易向玻璃体内增殖,并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如果治疗不及时就可能永远失明 。
早产儿易发视网膜病变 本病根据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五期 。第一、第二期,视网膜与正常新生儿视网膜相比会有些异常,不过这时候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新生血管,不需要治疗,大部分新生儿病情会自动痊愈,但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因为仍有部分新生儿病情会继续发展到第三期 。第三期,病儿视网膜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这时可以用冷凝或视网膜光凝的方法来治疗,大部分病儿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并好转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新生血管继续增殖,会牵拉视网膜,使局部视网膜发生脱离,并最终导致全视网膜脱离,这就是第四期和第五期的改变 。如果孩子的两只眼睛都已发生了全视网膜脱离,治愈的希望微乎其微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 。凡妊娠满28周但不满37足周内出生的孩子均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一般为1000克—2499克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生存率不断提高,接踵而至的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在孕34周以下、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约为60%,孕期更短或出生体重更低者,发生率可达66%—82% 。早产儿为什么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呢?这是因为正常视网膜血管在怀孕36周—40周内才能达到视网膜周边部,如果在此前分娩,视网膜血管还未长到周边部,周边部视网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为了缓解这种缺血缺氧状态,容易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但这种新生的血管易增殖并向玻璃体内生长,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影响早产儿视觉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
目前一致认为,胎龄和出生时的体重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影响因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 。其次,不合理吸氧、多胎妊娠、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或服用一些药物及胎儿发生过宫内感染、宫内窘迫等,都有可能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对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重点在于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不但需要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也需要家长重视并定期带孩子检查眼睛,定期追踪观察,及时干预治疗,对孩子今后的视觉发育至关重要 。

文章插图
-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发热出汗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的临床护理ppt
- 商品房容易发生粪水堵塞吗
- 山洪暴发的水是哪里来的 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山洪
- 说说细胞的八个作用 视网膜干细胞移植
- 胎儿早产后要住多久保温箱 33周早产儿4斤放保温箱多久好
- 减肥中,最好吃哪些高饱腹不易发胖的食品 十大饱腹感食物减肥
- 怎样保存土豆不易发芽 保存土豆不发芽的方法
- 视网膜脱落能治好吗 视野缺损奇迹般恢复了
-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