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普遍认为0-3个月的啼哭是真实的(诚实的),反映了孩子的生理状况 。听到婴儿的哭声,父母虽然不能马上分辨出到底是饿了,还是要换尿布,还是不舒服了,但是,哭声里传递的压力程度反映了孩子当时的不同需要(压力程度的不同,比方说饿了的哭声传递的压力和剧痛的哭声传递的压力不同) 。不同压力程度的啼哭声也影响着父母对婴儿哭声的反应速度和方式 。
所以,0-3个月的婴儿,还不会利用假装啼哭来达到目的 。这是由他们的发展规律所决定了的 。父母不需要担心把孩子宠坏 。而“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不但不会减少婴儿啼哭,反而让孩子的需要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还影响了婴儿和父母之间最初的依恋和信任 。
父母可以怎么做?
1,不会宠坏婴儿 。通常认为,6个月之前,家长怎么宠孩子,都不会把他们宠坏,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思维还没有高级到利用假哭来指使别人 。
2,稳定有规律的回应有利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婴儿通过妈妈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 。这样孩子往往能建立安全依恋感 。安全依恋感的建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来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
3,不稳定不规律的回应对孩子有伤害 。有些父母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对待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迅速满足孩子的需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忽略他们 。还有些父母有意或无意地长时间地忽略孩子的哭声 。这些方式都损害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因为父母给他们的回应不稳定、不规律,导致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传达信息和需要才能得到父母的回应 。
这些孩子反而更容易哭,而且一旦哭了也不容易被安抚下来 。
02有意识的沟通信号(3-18个月)
3-7个月,婴儿啼哭的作用开始分化,变得更有互动性,并且会伴有一些姿势(身体语言) 。啼哭从无意识逐步变得有意识,作用也从表达变成了沟通 。注意,这些改变并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这些变化是在婴儿和母亲的互动中逐渐产生 。而且,大家要注意,婴儿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
7-9个月,婴儿的认知和情绪飞速发展,啼哭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变得 “有意识”或者“有目的”(intentional)——因为他们慢慢明白哭声所带来的后果 。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婴儿喜欢对着某个特定的人哭 。而到了9-12个月,他们更是能够把哭声和一些身体语言结合起来,比如,一边哭一边看向主要照料者,向他们做一些手势等等,来“诉求”他们的需要 。
啼哭逐渐成为了有指向的社会行为 。
12个月以后,孩子的啼哭真正逐步变得有目的了 。他们开始知道怎么利用哭声来引起大人的注意,而且通过前半年的练习和声带的发育,他们对哭声的运用更加娴熟,不仅会大哭,还会尖叫,变着调子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通常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孩子在一些社会情景,会有发脾气(temper tantrum)这样的行为 。
但是18个月之后,如果父母跟他们的互动得体,耐心,发脾气这种现象会大幅下降 。
但是一定要注意,婴儿的啼哭是他们和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即使是12月以后,婴儿的啼哭相当一部分也是反应了他们的需要 。我说到婴儿的啼哭发生的质量的变化,是指婴儿的啼哭会随着年龄,认知发展,情绪的发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随着社会情景而分化(differentiated) 。并不表明12月以后婴儿的啼哭全部是有目的的,取代了表示需要的啼哭 。
这里并不是取代的关系,而是共存,越来越复杂的关系 。
父母可以怎么做?
1,主动和孩子一起玩 。
- 咳嗽无痰吃什么药 一直咳嗽没有痰不见好怎么办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嗓子总痒痒想咳嗽怎么调理 长期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 舌苔白厚喉咙有痰怎么办 成人止咳化痰偏方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头脑还是清醒的吗 宿醉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糖尿病肾衰竭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吃什么药好
- 三岁小孩身上长瘊子怎么办 三岁小孩得了扁平疣怎么办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