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东晋 德清窑黑釉盘口四系瓶
原始青瓷的颜色 , 来源于瓷土中的三氧化二铁 。由于古人除淘洗外并无其它方法去除瓷土中的铁 , 所以原始青瓷中的含铁量的多少 , 基本与工艺无关 , 只是顺其自然 。瓷土中的天然含铁量高 , 胎与釉的颜色就深;反之 , 瓷土中的天然含铁量低 , 胎与釉的颜色就浅 。总体来讲 , 同一地区、同一窑口的产品 , 胎与釉中的铁含量基本趋于相同 。例如:浙江德清地区部分瓷土含铁较高 , 烧出来的瓷器颜色较深 , 德清窑是早期黑釉瓷的著名产地 。浙江上虞地区的部分瓷土含铁较低 , 烧出来的青瓷颜色相对较浅 , 俗称香灰胎 , 釉色呈青黄色 。对于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来说 , 我们绝不可以根据个别地区个别样品中含铁量的多少 , 来确定是否有“陶瓷工艺上的一大飞跃” 。

文章插图
东汉早期 青瓷四系罐
那么怎样才能算作“陶瓷工艺上的一大飞跃”呢?既然瓷器的本质在于高温釉 , 那么制釉工艺的进步才是瓷器发展的历史原动力 。前辈学者通过化学分析法 , 把中国古瓷器的釉简单分成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 。其中含钙量在10%以上者 , 称作“石灰釉”;含钙量在10%以下者 , 称作“石灰碱釉” 。“石灰碱釉”这一名称并不妥当 。石灰是氢氧化钙 , 它本身就是碱 ,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碱”字 , 似有些画蛇添足 。中国古瓷中的钙元素主要是通过草木灰来获取 , 只有当草木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近现代瓷器 , 才开始通过添加方解石等矿物原料来增加釉中的钙含量 。我们如果仅仅通过测量釉中钙的含量 , 很难领悟中国瓷器3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和发展 。根据瓷釉的发展和变化 , 笔者将中国瓷器大致分成这样几个发展阶段:1.胎釉同源的原始青瓷阶段 , 又称灰釉阶段;2.胎釉同源的早期青瓷阶段 , 又称自然釉萌芽阶段;3.胎釉分制的自然釉阶段 , 也就是中国瓷器成熟期的开始阶段;4.胎釉分制的化学釉阶段 , 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前后;5.胎釉分制的长石釉阶段 , 引进近现代欧洲工艺的结果 。笔者将分别加以简要论述 。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龙胆泻肝丸能治高血压吗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副作用厉害吗
- 红薯叶敷面膜的做法 番薯叶的做法大全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35岁去黄美白的护肤品 快速美白去黄的方法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 你在喝醉之后是怎么醒酒的 过量饮酒的穴位按摩解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