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亭|“对不起,把儿子养成暖男,我真的后悔了!”
当代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盲目追求“当状元”,想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外加学习样样第一名。但所谓的“状元意识”等同于悲剧意识,若家长强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后只会给孩子制造更多的童年恐慌。
文章插图
“把儿子养成暖男,我后悔了”从小到大,轩轩都是小区出了名的“绅士娃”,每天出门上学会跟保安亭的大叔打招呼,看到有奶奶买菜拎重物会主动帮忙,甚至出门散步看到小朋友也会主动带着玩……不仅如此,轩轩的学习成绩更是班上前几名,完全算得上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轩轩的优秀懂事离不开张美虎妈式的教导,不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事张美要求严格,但凡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捣乱张美就会“约谈”儿子,批评并强制要求儿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更改,不给孩子任何解释机会。
文章插图
直到上星期家里来了几位朋友,张美看着孩子比较多就预定了一个蛋糕,结果分玩最后一块蛋糕时唯独遗忘了轩轩。这时,有朋友提出让孩子分一半给轩轩,结果轩轩附和说:“阿姨我不吃,给弟弟吃吧~”等到轩轩回到自己房间时,低垂着小脸默默哭泣,被意外进房间拿玩具的爸爸发现。这时,爸爸问儿子为什么不吃蛋糕,轩轩说:“我怕弟弟妹妹吃不够,所以我忍着不吃没关系的!”
文章插图
看见压抑自己真实情绪的儿子,轩轩爸爸不免动容,并对老婆热衷于把儿子养成暖男的行为非常后悔。所谓的“暖男”教育,更像是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心理学家Jay Earley曾说过:“单一的暖男行为,其实就像是一种讨好型人格模式,一旦孩子习惯性利用讨好去换取渴望的情感,这时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进入讨好模式,人前人后总是笑容满面,可内心却一片空虚。”
文章插图
现实生活中,家长生怕自己的独生子女在全家人的宠爱中养成霸道自私的性格,于是在社交方面额外重视孩子的礼仪礼貌,尤其是在女孩子面前要格外谦让。比如家长经常会问孩子:“当女生动手打你怎么办?”这时孩子会乖巧的回答说:“没关系,打一打不疼,男生要保护女生不能还手!”
文章插图
当然,乍一看这种教育方式更能让家长培养贴心懂事的暖男,也是众多家长妈妈经常灌输的理念,可对于男孩的社交行为来说却也加重了受欺负的概率。最关键的是,心理学家不止一次的强调孩子原身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获取家长的认同感,若孩子们在“暖男”行为上常受表扬,那么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更加倾向于压抑真实情绪,只会获得那一句两句的“你真棒”。
文章插图
要想培养出真正的暖男,立足点必须要明确1、物质行为上的谦让,并不是真正的暖男行为老话常说“成人三十而立,小孩三岁而立”,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长大后养成不良习性。因而有些家长从小就要求孩子谦让友爱同学,比如说同学借东西必须借,哪怕不想借也得借,不然同学不会和他继续做朋友;手里有一颗糖果必须分给弟弟妹妹,不然自己独享糖果显得过于贪婪……只能说这类行为都不是正确的暖男体现,反而大有一种讨好别人的架势。毕竟,违背自己的真实内心的行为只能温暖别人,暖不了自己,而真实的暖男则是内心的强大选择,不带有任何目的和利益,这样的行为才是纯天然的暖心。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