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化验单是爹妈的一块心病 一招教你看懂“天书”( 三 )

  
这里极易混淆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则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下文介绍),一定要分清楚 。  
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11.0~12.0)×10^9/L  
儿童(5.0~12.0 )×10^9/L  
成人(4.0~10.0)×10^9/L  
2.白细胞计数增多  
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大手术后、中毒和白血病等 。  
2.白细胞计数减少  
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上文已提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指的是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缩写为“DC” 。具体到每一类,都有相应的临床意义 。  

看不懂化验单是爹妈的一块心病 一招教你看懂“天书”
  
文章插图  
1.嗜酸性粒细胞,缩写为“E”  
a.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以及少数恶性病 。  
b.减少:常见于某些感染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以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  
2.嗜碱性粒细胞,缩写为“B”  
a.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急慢性血液病、脾切除后以及铅、锌中毒等 。  
b.减少:无临床意义 。  
3.淋巴细胞,缩写为“L”  
a.增多:多见于某些细菌或病毒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 。  
b.减少:多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 X 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以及尿毒症等 。  
4.单核细胞,缩写为“M”  
a.增多: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 。  
b.减少:无临床意义 。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缩写为“Rtc” 。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有重要观察意义 。  
1.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  
成人 0.5%~1.5%  
绝对值(24~84)×10^9/L  
新生儿 2.0%~6.0%  
绝对值(144~336)×10^9/L  
2.网织红细胞增多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等疾病,以及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治疗有效时 。  
3.网织红细胞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范可尼贫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或肿瘤浸润、放/化疗等继发因素 。  
嗜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嗜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即中性粒细胞),缩写为“N” 。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抗感染、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看不懂化验单是爹妈的一块心病 一招教你看懂“天书”
  
文章插图  
1.嗜中性粒细胞正常值(百分比)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由幼稚型向成熟型过渡,正常值的判断为:两型各自的百分比在一定范围内 。  
a.幼稚中性杆状粒细胞:0.01%~0.05%  
b.成熟中性杆状粒细胞(中性粒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 4 叶):0.50%~0.70%  
2.核左移  
临床上,幼稚型中性粒细胞,超过中性粒细胞总数的 5%,称为核左移,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盛 。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者体内有炎症病灶的人 。  
3.核右移  
【看不懂化验单是爹妈的一块心病 一招教你看懂“天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