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天才”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大脑?( 三 )

  
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  
李建英教授告诉编辑,对于怀疑自闭症的孩子要及早进行训练和干预,对于婴儿期的孩子例如刚才谈道的那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我们主要集中在丰富养育的环境,加强视、触、听刺激、社交刺激,让家长多与孩子交流,玩耍,多看颜色鲜艳的东西、多看人脸,多听人声和各种各样的声音,另外,还要增加运动方面的刺激 。  
而对于学龄期的阿斯伯格儿童,我们建议这些孩子尽量能在普通的学校上学,有需要的话家长可以陪读,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加强社交和情绪控制的训练 。我们中心也有专门针对学龄期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孩子的课程,为了照顾孩子们的上课时间,一般会安排在假期进行 。另外,还有每个月一期,针对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孩子家长的培训班 。  
充分理解包容阿斯伯格儿童 培养他们的成为某领域专才  
“要帮助这些孩子融入社会建立正常社交,不是靠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的了 。需要通过医院、专业机构、家庭、学校等等共同合作,还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李建英教授提到 。  
总的来讲,对阿斯伯格的孩子,我们希望能做到三点:首先,社会、老师、家长要学会理解、接纳、包容这些孩子,并知道这个孩子是“与众不同”的;其次,如果孩子的行为没影响或伤害到别人和自己,我们不一定要干预他;最后,这些孩子往往有特长,而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很专注和沉迷的,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的特长,重点培养,也许日后他们能成为这方面的专长 。  
尽早干预和训练 成年后的阿斯伯格儿童可以正常社交  
对于阿斯伯格的儿童,家长们可能最担心的就是,他们成年以后,能否融入社会,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去学习、工作 。  
“一部分阿斯伯格的孩子,通过及早干预训练会康复得极好,但也有可能会遗留一点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沟通,通常没有太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一般不深入交往,这些人从外表看是看不出来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 李建英教授的一席话无疑是给家长们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即便前路面临着再多的困难,相信他们也一路陪伴,默默地帮助孩子一路向前 。  
尽管,大环境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了解和认识甚少,能提供帮助的社会资源也不多 。但笔者真心希望,以后的这一切都能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而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也能在家长、医院、老师们共同努力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实现老天爷给予的禀赋与才能,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材 。  
专家介绍:  
李建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教授,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睡眠障碍及其它儿童发育行为问题的诊断和矫治干预 。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  
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折翼“天才”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大脑?
  
文章插图  
(h3)李建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睡眠障碍及其它发育行为问题,儿童保健,小儿神... [详细]
【①此文为文①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