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长江商报消息
有被老人逼生的,有想生生不出的……
本报讯 (采访人员 刘迅 通讯员 杨敬慈)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到底生不生,成了不少家庭的矛盾爆发点 。有的年轻人不想放弃事业却被逼生,有的老人不想再辛苦带孩子干脆放手不管,各种“二胎焦虑症”已成普遍现象 。昨日,心理专家表示,如果不好好沟通,二胎可能还会使家庭结构崩解,长期焦虑情绪更可能演变成抑郁症 。
【“二胎焦虑症”:沟通不当可致家庭崩解】 “二胎焦虑症”成普遍现象
“工作刚有点起色,如果再生二胎,肯定顾不上 。”昨日,34岁的王玲(化名)在朋友圈诉苦说,这一年多被公婆、丈夫各种“威逼利诱”,她几乎都要崩溃了 。
王玲和丈夫生育有一子,今年5岁 。眼看着小家伙长大,丈夫提出希望能再有一个女儿 。王玲一听立马拒绝,她说,虽然也想有个女儿,但怀孕的过程太难熬,加上产后没日没夜守着喂奶、换尿布,自己实在没有这个精力 。
更让她纠结的是经济压力 。“养好一个都够呛,再来一个,家里还有4个老人,开销太大 。”王玲说,现在正在升职加薪的节骨眼上,孩子一生,又要耽误几年,“生完再回来肯定就没戏了 。”
她和丈夫商量,但丈夫态度坚决,这一想法也得到公婆的支持 。王玲说,为了这事一家人总在争吵,她下班回家精神就莫名焦虑,整晚睡不好 。
采访人员在各大论坛上发现,因为“二胎”而吐槽压力的不在少数,除像王玲这样被逼生的年轻人,一老一小也都成焦虑人群,有的老大争宠闹矛盾,性格变得霸道,也有老人郁闷好容易拉扯大一个,本想享享福,又要为儿女出力照顾孩子 。
长期焦虑甚至可能患抑郁症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博士邵卫说,“二胎焦虑症”的形成,是社会现实的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备孕二胎者的年龄大多在35-40岁左右,正值事业高峰期,生完头胎后,夫妻身体上都大不如前,这也是不得不面临的压力 。再次,生养一个小孩的经济压力巨大 。
“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二胎带来的不只是天伦之乐,可能还会使家庭结构崩解 。”邵卫说,夫妻双方、老人之间,要树立正确的孕育观念 。其中女方的心理准备最为重要 。生产第二胎,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的事业中止或中断一段时间,两个孩子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抚养压力,对于角色的转换,女性一定要提前调试好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