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解分娩镇痛

说到无痛分娩,可能大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就是产妇躺着床上待产,打了一针麻药,产妇睡着,等她醒来时,宫口已经开全,宝宝接着就娩出 。说到无痛分娩,可能大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就是产妇躺着床上待产,打了一针麻药,产妇睡着,等她醒来时,宫口已经开全,宝宝接着就娩出 。  
无痛分娩可谓把分娩变得轻松愉快,谁不用谁就亏大了 。  
但无痛分娩真的是这样吗?  
你完全了解分娩镇痛吗?  
先做个投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分娩镇痛!分娩镇痛分为药物性镇痛和非药物性镇痛 。  
药物性镇痛  
药物性镇痛分为全身性用药和局部用药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区域性麻醉,比如硬膜外麻醉 。就是通过穿刺将一根很细的导管置入硬膜外腔隙,推送药物进入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  

怎么了解分娩镇痛
  
文章插图  
注意看红圈圈地方,就是药物注射进的位置  
而麻醉后的效果怎么样?  
因!人!而!异!  
大部分妈妈觉得疼痛减轻,但依然疼痛,很小部分妈妈觉得完全无痛或完全没有减痛作用 。  
硬膜外麻醉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的部分缺点如下:1、产妇很可能需要待在床上待产,不能四处走动 。  
仰卧位待产是最不利于顺产分娩的姿势,因为对抗重力的作用 。  
2、可能降低产妇的血压 。  
低血压可能会引起胎心率异常 。  
为了维持血压,会增加输液,而产程中过多的输液,可能会使产妇乳头乳晕水肿,不利于产后哺乳 。  
产后宝宝体重下降更多,更多机会会被认为母乳不足 。  
3、如果硬膜外腔阻滞持续数小时以上,可能出现发热 。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医生可能决定给予妈妈或宝宝抗生素以防发生感染 。  
4、在分娩后可能出现头痛 。  
这种头痛会使妈妈只能躺着床上,不能下床(因为体位变化会加重头痛),对母乳喂养会造成很多不便 。  
5、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瘙痒等常见并发症,以及硬脊膜外血肿、呼吸抑制等罕见并发症 。  
另外,对于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于产程的影响,目前已经公认不影响第一产程的时间,但对于第二产程是否延长是有争议的 。  
至少现在国内的产科指南对于初产妇,没有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第二产程的时限是3小时;用了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第二产程的时限是4小时 。  
而较高药物浓度的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还可能增加器械助产(产钳等)的发生率 。非药物性镇痛  
介绍几种常见的非药物性镇痛方法  
放松和呼吸  
一项针对2011-2012年间分娩的美国女性的调查显示,48%的调查对象使用了呼吸技术 。  
多数使用了呼吸技术的女性报告这些方法“非常有帮助”、“有些帮助”、“好”或“很好” 。  
分娩环境  
好的分娩环境是舒适并保护产妇隐私的,可以让产妇走动、洗澡和休息 。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家庭式环境可提高以下方面的可能性:产妇不使用产时麻醉/镇痛、自发性阴道分娩、在6-8周时母乳喂养 。  
产科干预(硬膜外麻醉、缩宫素催产、会阴切开术)率显著降低 。  
持续分娩支持  
导乐、伴侣、朋友提供正确的咨讯支持、赞美、鼓励能缓解压力和增强自信 。  
自由体位待产  
在产程中走动并变换体位会使产妇感觉更舒服,骨盆的直径也会随体位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体位变化可能有助于缓解分娩疼痛 。  
2013年一项系统评价纳入了有关第一产程产妇活动和体位的对照试验发现,在第一产程中采用行走和直立体位似乎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风险、减少硬膜外麻醉的需求,且不会增加干预措施或不良反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