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排畸怎么做?这篇文帮助孕妈妈正确认识“排畸”!( 二 )

  
NT是指胎儿背侧软组织和皮肤之间的厚度 。有研究发现,正常胎儿一般不会出现NT异常增厚这一现象 。  
NT结果异常,可能预示两类问题:  
1.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心血管畸形,出现早期严重心脏畸形(如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等),以及心功能衰竭、头面颈部血管及淋巴管发育不全;  
2. 若NT>2.5,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或其他三体综合征的几率将显著升高,需跟进绒毛膜活检、羊水穿刺、 脐带血穿刺等 。  
B超排畸都看啥?整个孕期,孕妈妈至少应做3次B超 。  
第一次:  
妊娠7周左右,“事关胎儿生死” 。排查是否宫内妊娠,有无胚芽、胎心,单双胎的类型,是否为葡萄胎等 。如果结果有异,要终止妊娠 。  
第二次:  
妊娠11~14周,关注严重畸形,包括判断无脑、脑积水、开放性神经管畸形 。若孩子是双胎,要看是单卵双胎还是双卵双胎,有无寄生胎表现,会不会是连体儿 。  
第三次:  
妊娠22~24周,B超大排畸 。  
据国家卫生相关部门规定,大排畸重在排除6种严重、致死型胎儿畸形项目,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畸形等 。  
医生介绍,在实际工作中,产科B超医生关注的远不止这些 。  
“要查小脑发育情况,分辨脑室内是否积液;会验查眼球发育;有无严重肢体缺失;验查心脏大血管发育;确认胃泡,排除食道闭索;尽力看到胎儿两侧肾脏,是否有积水;检查有无膀胱、尿道梗阻……胎儿的基本发育情况、五官、四肢、头脑、内脏、脊椎等,都会争取看到 。” (但,这些非致死性畸形的检查,有时是一个双刃剑,影响父母对胎儿的选择 。  
妊娠24周后,可能还有2~3次B超 。  
“主要是随访胎儿生长发育 。对大排畸有异、但无法引产的胎儿,如胎儿脑室扩张、肠管扩张等,产科很强调B超随访 。”  
B超是万能的吗?  
B超被认为“形态排畸金标准”,即使如此,仍有漏网之畸 。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B超设备的分辨率和医生技术,仍有差异 。  
胎儿在腹中“藏”得太好 。“如果胎儿头朝上、屁股紧紧贴着胎盘或宫壁,或怎么都不挪动身体,就可能看不清楚 。”张琳医生说 。  
孕妈妈的身高、体重、腹部脂肪厚度、羊水量等,会影响检出率 。  
形态限制 。B超检查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变化 。畸形形态改变越大,能查出的几率就越高 。此外,胎儿手脚蜷曲,一般不张开 。这些都导致手指脚趾、耳朵形状等细小畸形,难筛出 。  
“大排畸预约单都会写明这些无奈 。医生也会告知父母 。希望父母能多一些理解 。”张琳医生说 。  
此外,在正常和疾病间,存在灰色地带 。  
医生指出,有些排畸结果很明确,“没手就是没手,单肾就是单个 。  
这是1和0的问题 。”  
但有些问题无法“盖棺定论” 。如,骨发育不良在孕中期无法发现,要到孕晚期才会显现出来 。  
此外,正常人可能发生脑室扩张,<7~10 mm即为正常 。有些胎儿的脑室扩张>10 mm,随着生长发育,扩张值慢慢缩小,到24周变成6、7 mm 。  
但30周后,B超又变成15 mm,并发现脑积水 。  
“此时,父母埋怨是漏诊了!”医生遗憾地说,大排畸不是万能的 。就目前B超筛查来说,能发现60%~70%畸形,其中的致死性畸形才是筛查必须明确的部分 。  
羊穿流产vs畸形  
产前筛查有异,就应及时跟进产前诊断 。张琳医生以一份文献为例指出,只要发现胎儿发育结构异常,应完善染色体基因片断检查 。  
但有些孕妈妈迟迟不做,原因是:害怕流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