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根穴的准确位置图

1.乳根穴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乳根穴的准确位置图
  
文章插图  
乳根穴 Rǔgēn(ST  
18)  
【乳根穴的准确位置图】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阳明胃经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布有第5肋间神经分支及肋间动、静脉分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 。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 。艾条灸5-10分钟 。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位于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 。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  
〖名解〗  
1)乳根 。乳,穴所在部位也 。根,本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 。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部分不断气化,加之膺窗穴外传体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 。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实,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 。  
2)薛息 。薛息,歇息之假用也,亦为停驻之意 。薛息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驻,故名 。理同乳根之解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及气化之气 。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内外,气化之气循胃经疏散 。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 。  
〖主治〗胸下满闷,食不下咽,胸痛乳痛,乳瘀,霍乱转筋,寒痛咳逆,臂肿痛 。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  
〖注〗库房与乳根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  
标准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  
取法  
仰卧位,乳头直下,在第五肋间隙中取穴 。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腹外斜肌、第五肋间结构 。皮肤由第四、五、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 。针经皮下组织,至胸大肌及腹外斜肌,前肌由胸前神经支配,后肌由肋间神经支配 。  
第五肋间结构包括肋间内、外肌及其间的肋间动、静脉和肋间神经 。其深面,除胸内筋膜、胸膜和肺外,左侧穴位内侧有心包及其内的心脏,右侧则有膈、肝的上缘 。  
功用  
通乳化瘀,宣肺利气 。  
主治病症  
1.妇产科系统疾病:乳汁不足,乳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臂丛神经痛 。  
刺灸法  
刺法:向外斜刺或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乳房 。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