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一入睡都打呼噜( 二 )

  
急性腺样体炎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并不是十分大,如果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时,就会影响儿童发育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由于鼻塞影响呼吸而张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很像“猪八戒”和“丑小鸭”,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  
由于鼻子发堵,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黏膜,常引起阵阵咳嗽 。此外,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同时,腺样体的增生,使呼吸道气流通道狭窄,不通畅,睡眠时随着呼吸而发出阵阵鼾声 。由于儿童发育需要大量氧气,而打鼾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其脑部发育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身高,还会影响孩子智力 。  
所以,儿童打鼾比成人危害更大,千万不可小视 。  
2.小孩睡觉打呼噜是病吗?  
般来说,儿童入睡后很少有打呼噜的现象 。如果孩子睡觉时大声打呼噜,白天经常张着嘴巴呼吸,就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最常见的是增殖体肥大,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 。  
增殖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是正常的组织,每个儿童都有,在3-12岁期间有明显增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萎缩、消失 。但是,如果儿童的增殖体经常受到感染、发炎而肥大,就是一种病,称为增殖体肥大 。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睡着以后有明显的呼噜声,这是由增大的增殖体堵塞了鼻腔而引起的 。增殖体肥大还可能引起呼吸不通畅,使幼儿被迫改用嘴巴呼吸,患儿口齿不清而且带有鼻音,爱张口呼吸,跑跳时呼吸短促,鼻孔常流粘脓性分泌物 。  
因为鼻子堵塞,孩子吃饭不香,每次吃饭时间长,吃东西常常不细嚼,一口吞下,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长期打呼噜、用口呼吸,还会影响整个机体和大脑的发育 。不但使孩子的智力发育有所下降,而且还会形成难看的面容,其特征为张口呼吸、鼻根下陷、鼻翼萎缩、嘴唇增厚、鼻唇沟变浅、上唇短而上翻、上门齿暴露突出、面容呆板、没有表情,医学上称为“增殖体面容” 。  
【4岁宝宝一入睡都打呼噜】因此,如果发现孩子长期睡着后打呼噜,应带他去医院五官科检查,一旦确诊为增殖体肥大,可做手术切除肥大的增殖体 。术后,打呼噜及上述症状能有显著改善或消失,孩子的发育会逐渐趋于正常 。  
手术一般在4-6岁比较合适 。  
3.孩子睡觉老打呼噜,怎么办 ?  
据专家介绍,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 。它不仅可导致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惫,而且可能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  
专家表示,如果晚上打鼾,且伴有以下症状,则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需立刻到医院就诊: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睡眠反复憋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压升高;睡眠浅、睡醒后头痛;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间睡眠遗尿、夜尿增多;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白天似睡非睡,工作、开会、吃饭时也难以抑制的入睡;阳痿、性欲减退;老年痴呆 。  
除了上医院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下列办法减轻打鼾症状:睡觉采取侧卧位,改变习惯的仰卧位睡眠;睡前尽量不要饮酒,不要喝浓茶、咖啡,也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因为酒精、镇静剂、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物都会使呼吸变得浅而慢,并使肌肉比平时更加松弛,导致咽部软组织更容易堵塞气道;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减轻体重,增强肺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