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腰豆和莲子炖补什么( 二 )

  
⑥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100克(去节),连轺100克,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100克(切),甘草100克(炙) 。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⑦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50克,丁香0.5克,黍米0.5克,瓜蒂0.25克,熏陆香5克,青布五寸(烧灰),麝香5克(细研) 。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 。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5克;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 。(《圣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肠痔大便常血:  
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 。酒服方寸匕,日三度 。(《肘后方》)  
⑨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 。(《梅师集验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 。(《小品方》)  
⑾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 。(《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⑿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 。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 。  
一切丹并用此方 。(《千金方》)  
⒀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 。(《纲目》)  
⒁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 。(《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  
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 。(《肘后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产书方》)  
⒄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 。(《妇人良方补遗》)  
⒅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纲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 。(《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 。  
一般一次即能消肿 。  
治疗7例,均获效果 。  
②治疗肝硬化腹水  
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 。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 。每日或隔日1剂 。连续服用,以愈为止 。  
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  
【红豆(赤豆)的药用功能】  
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等症 。  
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 。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 。红豆的营养成分与绿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过了绿豆 。  
因此,多食红豆对身体大有裨益 。  
3.红豆莲子不适合哪些人?  
红豆是很好的一种粮食,它还有的营养非常的丰富,红豆一般人均可食用,红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不饱和脂肪酸等等,吃红豆有助于我们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补充纤维素,促进肠胃消化 。  
吃红豆的禁忌:  
1、不能加盐,红豆能促进心脏活化,并有利尿消肿的功能 。但是,红豆制品只能做甜食,如为了口欲加上盐,利尿的功能就会减半 。  
2、胃肠较弱的人,不能多吃红豆,因为会容易胀气 。  
3、红豆,性甘味酸,能利湿,多食令人消瘦,故体瘦、尿多者不宜食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