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动发育缓慢 怎么办

1.宝宝运动发育迟缓会导致什么后果?  

大运动发育缓慢 怎么办
  
文章插图  
大动作发育迟缓影响孩子一生  
3个月抬头、6个月翻身、7个月独坐、8个月爬行、10个月站立、12个月行走,之后会哭会笑会认爸妈,慢慢会有说话的冲动,正常发展出语言和手部的精细动作 。这是人类动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粗大到精细,从简单到复杂 。而有些孩子在这个发育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粗)大运动能力发育的迟缓,进而影响到孩子感统发展、语言能力、精细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发育,如不尽快进行康复训练则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  
大运动发育迟缓的“信号”  
大运动(又叫粗大运动)发育的迟缓在孩子的站、坐、行走等相关动作形态中有很多明显的“信号”,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迹象,请尽快带孩子到相关机构做粗大运动发展的评估,以免延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 。  
如果孩子走路姿势怪异:身体后仰、下肢动作僵硬,走路挺肚子,可能是臀大肌无力造成的;身体左右晃,脚步不稳的是臀中肌步态;身体佝偻,走路前倾的是股四头肌的问题;另外还有剪刀步、踮脚尖等,都说明促进其运动的肌力、肌张力等指标出现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动作矫正和康复训练 。  
【大运动发育缓慢 怎么办】如果孩子站立时双脚外翻或内翻,坐在地上双腿呈W型,都属于异常姿势,标志着大运动发育的迟缓,未来可能造成孩子身体的畸形,也会影响人的语言能力和情绪状况,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为什么说大运动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  
有些孩子的家长把大运动发育和感统混为一谈,还有些家长认为感统训练是基础,很重要 。事实上,大运动先于感统,先于所有能力的发展,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 。  
感觉统合是统合人体所有感官所接受的外部信息,让这些信息在大脑中进行综合分析,指挥人体协调运动 。而人体感觉器官的发展需要粗大运动发展的配合 。这点很好理解,大脑要想正确指挥四肢做出相应的动作,必须得到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输入不变形的,正确的信号 。  
试想一个孩子由于大运动发展的迟缓不能以正确姿势站、坐、爬行、抬头、转头……那么他/她的感官所接收的信息肯定和正常发育的孩子是大不相同的,这种不同造成了大脑对外部的误判,从而导致动作的畸形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滞后 。  
所以说,大运动才是重中之重,是感统及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 。大运动发育迟缓,所有能力都受影响 。  
大运动发育迟缓,影响的不只是身体发育  
大运动发育迟缓,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躯体的发育,而会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向影响孩子的能力发展 。  
1.体能发展  
婴儿时期的俯趴、抬头、爬行,帮助宝宝的肌肉及力量发展,是建立孩子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长大后含胸驼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爱运动,易累等,都与早期运动发育迟缓有关 。  
2.阅读能力  
婴儿时期的原始反射——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如果在宝宝出生六个月后仍未被抑制,容易会影响到宝宝跨越中线,使眼睛难以左右顺畅的运动,将会影响到日后的阅读技巧,有些孩子甚至成人会出现不爱看书、一看书就头晕头痛、跳字漏行的情况 。  
3.专注力  
只要坐一小会儿,身上就像有蚂蚁咬一样,非要不断的变换坐姿才感觉舒服 。这与早期的因爬行运动缺乏而导致筋肉紧实度差很有关系 。  
4.数学学习能力  
立体几何和数学证明题的逻辑是很多女孩的噩梦,其实如果在早期爬行发展好,可以增强孩子的空间感、方向感,视觉想象的能力也会更佳,学起数学就会更加容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