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减负后没有地方可以补习了怎么办( 二 )

  
现在,减负一执行,以前质优价美的补习班没有了,教师资源紧缺,导致的就是家长大量投入金钱,上符合规格的补习班,或者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哪个家长能够冷静?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怎么办?  
减负,不如给家长开设课堂,专门学习家庭教育,了解教育规律,正确的培养孩子。去年大火的付费学习,看似热闹,但是去各大APP转一转,就会发现卖的好的课程,都是如何升职加薪的、如何营销沟通的、领导力、商学院等课程,在教育方面,孩子的教育方面,少之又少,更别提家庭教育了!  
孩子|减负后没有地方可以补习了怎么办   
文章图片   
我们刚刚跟比较大的几个APP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专门进驻平台讲家庭教育,但是平台的负责人却跟我们建议,先进行0-6岁的吧,这部分家长群体意识还是比较高的,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比较高,推起来应该没问题,但是面对孩子再大一些的家长就不行了,从数据看,没有家长关心这个(家庭教育)。  
可喜的是,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尚没有走进择校之争,有时间、有心力,能够系统学习家庭教育,能知道什么才是学习,学习的重点是分数还是能力,孩子的成长德行责任、自信上进如何培养,如何让孩子拥有学习力,这些将是家长在未来面对择校、升学上能够放下焦虑的根基,除了给孩子猛补课,家长能找到的一条“逃生”之路,面对风云变化的政策,清楚知道教育的本质,从而内心笃定,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苦的是那些正挣扎在学校分数、成绩排名的家长,他们心力交瘁,生活、工作、孩子,焦虑重重,任何变动都是对他们的新挑战,减负的同时,如何让家长能够吸收心理营养?如何处理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才是问题的本质根源。  
教育不是学科学习的单行线,支持孩子学科学习好坏的是孩子的学习力决定的,包括了孩子的智力水平(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个性品质(责任德行、自信上进等)、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学习方式),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完成,打好根基,在此基础上才是学科的学习,有了学习力为基础,孩子兴趣为动力,学习目标为方向,学校学习还是课外补习都只是学习的不同渠道,面对网络的发达,学习渠道的无线拓宽,只有孩子本身有了学习力,孩子自动自发的就会找到学习的渠道。在“互联网+”的今天,唯有教育实难进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在传统教育模式外根本不具备学习力。  
孩子|减负后没有地方可以补习了怎么办   
文章图片   
家长焦虑的来源,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教育是百年教育,教育成果的显现至少要在孩子30岁以后才会完全显现,盲目和功利的教育结构,不利于孩子成长,更加重了父母的焦虑,导致教育短视。  
【孩子|减负后没有地方可以补习了怎么办】找到根源,通过家庭教育,让家长掌握事半功倍的教育规律,让教育从家庭开始,从根部开始,正本清源,减负才能真正的走向素质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