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络汤

1.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是什么  

益气活血通络汤
  
文章插图  
《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方 。组成:  
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 。水煎服 。黄芪初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 。至微效时,日服两剂,两剂服至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 。  
方源 清代王清任 《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 。  
组成 黄芪  
生,四两[125g]; 当归尾  
二钱[3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  
用法 水煎服 。  
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 。  
主治  
中风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  
方解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  
运用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 。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  
加减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  
希望有帮助!  
2.活血去瘀的汤有哪些?  
桃核承气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桃仁五十个(12g)  
大黄四两(12g)  
桂枝二两(6g)芒硝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