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玻璃心”的娃有这些表现,提高逆商是关键,不然将来难有大作为
小孩子自尊心强,这并不是坏事,可若是自尊心太强了,长了一颗“玻璃心”,这可就坏了!孩子极容易会脸皮薄,受不了半点批评,稍有人指责他,他就会痛哭不已,让外人感觉他受尽了委屈。这样的孩子爸妈不加紧引导,性格只会越来越糟糕,容易影响长大后的社交和事业发展。
文章插图
孩子打翻了牛奶杯,没等妈妈开口,孩子就大哭起来
小乐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总被妈妈夸“太优秀了”。结果不知不觉间,小乐就成了一个高自尊,根本禁不起别人指责的孩子。但凡家里人谁说了她几句,小乐就先受不了了,会觉得很丢面子。
有一回小乐做事不小心,意外把牛奶杯给弄了,小乐刚要拿抹布擦干净,却看见妈妈正往她这边走。妈妈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怎么搞的啊,小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文章插图
小乐就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她撒娇地扑进了妈妈的怀里,拍打着妈妈的身体说:“妈妈,我不许你说我!”
妈妈先愣了一下,这才惊讶地发觉,孩子太玻璃心了。妈妈并没有指责孩子的意思,孩子却自责不已,误以为自己就是个小笨蛋。妈妈很担心,这样高自尊的孩子,经不起挫折打击,受不了指责非议,说哭就大哭,如此敏感脆弱,将来可怎么办啊?
文章插图
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玻璃心的孩子,确实跟普通孩子是两个模样,看表现就能看出来。
玻璃心的孩子,通常有这两种表现,若你家孩子有要小心了!
①高自尊,受不了批评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修行。把孩子培养成高自尊的样子,其实很可能是爸妈平时“过度捧杀”的结果。
爸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如果总是夸奖、鼓励,把孩子捧到天上。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十全十美,根本就接受不了自己有半点瑕疵,受不了他人的指责和批评。一旦孩子被议论,被批评,孩子就会自觉难过。
文章插图
②说哭就哭,根本“输不起”
小孩子总想把一件事做好,这是好现象。但如果孩子想要把事情做好,却在遇到挫折时,不积极去解决问题,而是说哭就哭,抱怨痛恨自己,陷入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孩子认为自己输惨了,摆出来一副输不起的样子。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玻璃心,抗挫能力太差了。
文章插图
生活里,不管您的孩子是哪种典型表现,一旦孩子长期如此,不尽早改变。那等孩子入学了,或是步入社会了,必然会很受痛苦,备受折磨。所以,身为家长,一定要越早干预,越早越好一些。
如果孩子“玻璃心”,家长要及时干预,越早越好
首先,不过度捧孩子,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
有的妈妈很宠娃,总觉得自己生的孩子,特别的优秀,难免会每天夸娃捧娃,根本就停不下来。可这样的捧杀模式,却会把孩子给捧“晕”了。小孩子可能也分不太清楚,哪句话是公正的评价,哪句话是妈妈的鼓励。
文章插图
孩子容易自我麻痹,培养出过高的自尊心,最终变成一个只接受表扬,不乐意听别人建议和批评的人。往往越是这样的孩子,越有一颗玻璃心。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玻璃心的孩子,要反复灌输这3句话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