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怎么让孩子遵守规则2018( 二 )

  
儿子班的一个家长,就会要求孩子,写完作业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玩,本来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但是,加上了这么一个“规则”,孩子渐渐就不爱下楼玩了,因为觉得玩,也是被要求的。  
第二,孩子因为无法遵守规则,而忽视规则,从而产生“规则可以不遵守”的想法。  
这样的规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形同虚设。  
2.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  
帮助孩子制定的规则,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要孩子懂得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父母首先就应该尊重孩子。比如,玩游戏、看动画片可以规定一个时间,而不是在孩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强迫他们终止;  
让孩子不打人,父母也应该做到不体罚孩子;  
假如父母做错了事,也要给孩子道歉;  
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孩子从你身上看到的,就是他们会学习模仿的行为。  
当父母遵守了规则,才会赋予规则威严性,让孩子带着敬畏的心理去遵守规则。  
3.制定规则不带情绪  
如果父母将个人情绪带进规则里,孩子可能只会感受到害怕、恐惧、愤恨和不满,无法正视问题,拒绝与父母合作。  
有一次,儿子渴了,自己站在板凳上去拿水杯,不小心把水杯弄倒了,水就洒到了老公的手机上。  
怒气冲冲的老公,当时就给儿子定了一个“规矩”,以后不可以自己去桌子上拿水杯喝水。  
儿子被爸爸凶神恶煞的表情给吓得不敢说话,只好拼命点头,而他心里却是有委屈的,对于这个“规矩”当然是不认可的,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拿水喝?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4.坚定地执行规则  
规则一旦制定,就需要严格执行,不以家长的心情好坏、孩子的情绪高低为转移。  
如果孩子一哭闹起来,甚至撒泼打滚,你就束手无策,只好当场满足了孩子的需求,还煞有介事地强调“这是最后一次”。孩子是捕捉情绪的高手,这次尝到了甜头,下一次很可能就变本加厉。  
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  
面对大哭大闹的孩子,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你想哭就哭一会吧,妈妈就在这里陪着你,但是我不会满足你的要求。”  
等孩子发现撒娇耍赖都没有用,自然就会慢慢舍弃这样的行为。  
5.用承担责任代替惩罚  
当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惩罚,这的确能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守规矩。  
但是,孩子也会有一个“免疫力”,这个方法越来越无效。而且,惩罚的背后是你强我弱的信号,对孩子不尊重,也让孩子排斥规则。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如就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不好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比任何说教和惩罚都管用。  
当孩子把玩具满地乱丢,自己不小心踩到弄痛了脚,跑到你怀里哭诉,不妨趁这时告诉孩子:“我不会因为你乱丢玩具就惩罚你,我永远爱你,但你得自己把玩具收好。”  
孩子|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怎么让孩子遵守规则2018   
文章图片   
给孩子立合理的规矩,让孩子在秩序中成长,学会判断是非善恶,把规则内化为骨子里的教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尊重别人,不伤害别人的人。  
别把撒手不管,当成静待花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