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吃手指怎么回事( 四 )

  
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  
5.宝宝热衷“吃手指”是怎么回事,需要管他吗?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们都会发现自己孩子身上有很多难以理解的”癖好“,而且这些”癖好“极难改掉,不管怎么说都没有用 。  
比如,孩子喜欢吃手指,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吃脚趾头,家长不管怎么教育都没有用,还有的孩子喜欢撒谎,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骗一下大人,简直是“谎话精”,孩子们身上或大或小的“癖好”让家长们十分头疼,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时间慢慢改正,可是,这些“癖好”真的是时间能够解决的吗?  
其实,这些不好的习惯背后,都是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得不到满足的结果,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面对孩子们的特殊“癖好” 。  
吮吸手指,孩子另类饥渴的行为表现  
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相信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孩子为什么总喜欢吮吸,并且屡教不改呢?  
其实,孩子吮吸手指是天性,家长们不用过度担心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他认为:  
孩子在1岁以内处在“口欲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通过口腔来满足各种欲望,因为身体的发育还不够完善,孩子只能通过母亲来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这种习惯不仅正当,而且家长必须满足,千万不要试图去纠正,如果吮吸手指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  
比如,有的孩子长大之后喜欢啃笔头,咬指甲,吃书,这就是“口欲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的 。所以,孩子吸手指不仅可以探索自己和世界,还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产生自我意识,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一体的,“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包括爸爸和妈妈 。  
所以,吃手指也表达着一种愿望“将被吃的东西与自己融为一体”,当这种愿望被剥夺时,他们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  
异常吃手指的行为需要警觉  
需要注意的是,吃手指的行为在1岁以内的宝宝身上属于正常的生理需求,在两岁以下的孩子身上也比较常见,但是,超过两岁之后,孩子的这种行为就会慢慢减少,直至消退,如果孩子在两岁之后还是保留着吮吸手指的习惯,家长就要注意了 。  
如果4岁之后的孩子仍然喜欢吮吸手指,那就应该引起警觉了,因为这种行为一般只会在孤独、疲倦、紧张或者情绪低落时发生,是孩子为了寻找安全感而做出的下意识的动作,如果超出了这些情境和范围,家长就要好好想想孩子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再针对造成问题的原因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策略纠正 。  
首先,家长应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喂养方式出了问题 。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喂奶时比较匆忙,没有喂饱孩子,或者只是喂饱孩子,却没有满足孩子吮吸的欲望,这个时候孩子虽然吃饱了,但是愿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吮吸手指的习惯在长大之后仍然很难消除 。  
如果孩子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家长在纠正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操之过急,不要训斥孩子,也尽量避免强制命令,这样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导致孩子感到自卑和压抑,更加需要安全感,吮吸手指的习惯也会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和鼓励,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心理需求,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陪伴,要耐心的告诉孩子,吃手指是一种很不卫生的习惯,容易把手上的细菌吃到肚子,很容易生病,在发现孩子吃手指时,不要表现的太过激烈,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同样也不是一天能够改正的,多给孩子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