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如何保护好2岁前宝宝 教导宝宝自我保护的观念
出生后至2岁的宝宝,当看到新奇的物品或听到新物品发出有趣的声响时,就会动手去碰触或把玩。可想而知,这正是他们转变成「好奇宝宝」的重要阶段!但也因为如此,遭逢危险的机率相对提升许多,家长经常因为宝宝安全相关的问题提心吊胆,甚至不知所措,背负的压力也相当大。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保护好2岁前宝宝,教导宝宝自我保护的观念大家一起来看吧。
文章图片
2岁以前的宝宝为何容易发生危险?容易发生哪些危险?
我们该如何预防宝宝遭遇危险?还有宝宝容易遭遇哪些危险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1.认知发展尚未成熟:
宝宝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感到兴趣,但如果无法准确判断事情的是非对错、难以辨识陌生物品或环境的危险性、较难将学习过的事物类化到新事物上,容易因过度或不当的探索行为而发生危险。最常见的危险莫过于玩饮水机或电动门开关、用棒状物去戳插座孔、将手指头伸入电风扇、在路上看到感兴趣的物品就想冲出去等。
2.语言听理解能力尚未成熟:
较难理解大人所陈述的危险事物,当遇到危险时也难以用口语的方式给予立即性的提醒或警告,家长经常感到措手不及。相信您一定对这类的场景非常熟悉:「宝宝小心!啊!」接着宝宝就撞到东西、从高处跌下或将东西弄倒。
文章图片
3.肢体动作能力尚未成熟:
较难以准确的姿势动作、上下肢动作应对环境中的挑战,例如:开柜子时可能因动作太大、太用力导致柜门撞到自己而跌倒;跨越门坎时,因为脚抬得不够高而绊倒等;物品操作不当造成割伤、穿刺伤等。
4.缺乏正确的人际互动技巧:
宝宝经常会使用不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互动,如拍打别人的头部、脸部,用力拉扯别人的衣服等,这不全然代表宝宝是「恶意」欺负人或有行为问题,而可能是他们释出「善意」的友好互动方式。然而,当别人对于这类行为产生错误解读而对宝宝责骂或处罚时,可能会让宝宝在人际互动上受到挫折,甚至做出错误的响应行为(如回嘴、反击)等。此外,过度的人际互动也容易让宝宝暴露在危险之中,例如看到食物引诱就与他人产生亲密行为(如拥抱或亲亲)、喜欢碰触或紧靠相对陌生的人、看到每个人都热情打招呼等,最容易发生的危险莫过于遭到诱拐、身体侵害等。
文章图片
如何教导宝宝自我保护的观念?
1.透过玩具/游戏,在游玩的过程中,融入安全教育的元素。
人形玩偶可用来教导正确的人际互动技巧。
日常生活用品相关的玩具(如冰箱、洗衣机等)可以用来教导安全观念。
透过游戏情境,教导宝宝遇到陌生人时的处理方式。
猫狗玩偶可用来教导宝宝接触小动物时的正确行为。
交通工具的玩具可用来教导宝宝过马路的安全观念。
餐具玩具可用来教导宝宝正确的使用方式。
文章图片
2.透过儿童绘本
宝宝天马行空的想像力非常适合用图文丰富的绘本来教导自我保护的相关常识,家长可以选择与幼儿安全相关题材的绘本,或从一般的绘本中即兴融入相关剧情。
3.透过情境教育
藉由宝宝的亲身经历当做题材来练习,印象更加深刻,效果加倍。
当宝宝遇见危险事件(尚未发生):可向宝宝解说事情发生的经过与后果,并立即教导正确的安全观念;后续可以将相关事件做为游戏题材,让宝宝从游戏中进行演练。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血氧仪|1380元血氧仪成本仅几十块是真的吗 如何看待血氧仪涨价
- 烤箱|如何用烤箱烤红薯 烤红薯注意事项
- 中医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养生调理 阴虚和阳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
- 老大|老大就该让着弟弟妹妹吗 生二胎如何考虑大宝的感受
- 甲状腺疾病该如何治疗 艾灸图片高清图片大全
- 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 如何看一块石头里面有没有玉 怎么判断是玉还是石头
- 中医也无法根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如何治疗哪种好用
- 菜板|菜板发霉怎么办 如何清洁砧板霉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