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避免过分溺爱 要做到爱而不露

病因之1 过分溺爱  
  

对于孩子避免过分溺爱 要做到爱而不露
  
文章插图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 , 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 , 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 , 久而久之 , 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 , 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 , 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 。  
对症疗方 不轻易满足  
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 , 家长的态度最重要 。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 , 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 , 听到哭声切不可心烦、焦躁、不知所措 , 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 。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 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 , 就会学乖听话 , 停止哭闹 。  
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 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 , 并且全家一致 。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  
一是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 , 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 , 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三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 。日常生活中 ,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  
四是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  
病因之2 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但如果过分赏识 , 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 , 上得去 , 下不来 。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 , 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 。  
对症疗方 适度表扬和批评结合  
【对于孩子避免过分溺爱 要做到爱而不露】 在孩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 , 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 , 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 , 激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 。当孩子的热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转化为自尊、自信时 , 对其一生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  
当然 , 也不能光让孩子听好话 , 当他们做错事时还要进行合理批评 。有些家长特别怕孩子哭 , 在孩子做出过分或违反规则的事时 , 也不批评孩子 , 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 , 别人稍说不是就哭闹 。  
虽然孩子当时心里会难受 , 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 , 人无完人 , 接受批评也很正常的 。  
要注意的是 , 在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 , 先严肃地告诉孩子 , 爸爸妈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的感觉 , 然后默默地望着孩子片刻 , 最后说 , “你是个好孩子 , 只是所作所为不好” , 最后紧紧拥抱孩子 。这一连串的过程在一分钟内完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