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以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 。而有效接种率的高低,取决于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辛勤扎实的工作;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 。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如下 。

文章插图
1 计划免疫流动儿童的定义
迮文远编著的《计划免疫学》对计划免疫流动儿童定义,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1]” 。本地将流动儿童的标准定为“凡外区县流入本地区但离开户口所在乡镇或出区境的儿童”,居住时间4个月以下的为短期流动,4个月以上的为长期流动 。
2 现状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办法】 2.1 部分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我县计划免疫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对控制相应传染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用疫苗可预防的白喉、脊髓灰质炎已先后基本消灭或控制,麻疹、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年发病率由20纪60年代的600.03/10万降到1/10万以下 。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对此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只知道有病看病,而不知道无病预防 。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多数忙于打工、经商、挣钱,对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 。2004年4月调查我县城区及部分乡镇的1999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出生的267名流动儿童,建卡167人,建卡率62.5%,建证139人,建证率52.1%,有效接种131人,有效接种率49.1% 。
2.2 宣传工作不到位和方法欠完善 当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非常疼爱,这对计划免疫工作带来有利条件,目前的计划免疫宣传对当地户口的儿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大多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宣传,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
2.3 超生人员存在恐惧心理 有些家长不顾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规定,多在怀孕后离家出走,他们不仅居住分散,且经常更换居住地点,东藏西躲,孩子出生后不愿被外人知道,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致使流动儿童数难以摸清,服务难到位,宣传工作难以见效 。
2.4 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 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经费严重不足,报酬问题得不到落实,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有些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一部分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和免疫接种 。
- 少年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为啥越来越多了 2型糖尿病最新进展
-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胰岛素泵 艾派乐胰岛素泵
- 小孩发烧吃什么饮食好 儿童发烧食谱大全及做法
- 3岁宝宝可以暍鲜牛奶了吗 儿童喝鲜牛奶好不好
- 八个月宝宝晚上几点吃奶粉 儿童晚上几点喝牛奶最好
- 宝宝鼻塞偶尔咳嗽适合吃小儿感冒颗粒吗 感冒灵颗粒儿童能吃吗
- 儿童包茎应该怎么办 男孩子包茎手术最佳年龄
- 小孩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儿童营养不良怎么补
- 家常汤的100种做法小孩喝的大补汤 十大儿童营养汤
- 平时给孩子喝什么牛奶好 什么牌子纯牛奶适合儿童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