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加个各姓什么

1.带三点水的姓氏都有什么啊,急用,  
有洪姓氏、谭姓、池姓、沈姓、浩姓等 。  
1、洪姓氏  
寻根溯祖 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 。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 。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 。  
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 。因此被逐出中原,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因此在姓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因此称洪姓 。  
2、谭姓  
出自谭姓,为大禹的后代,因形近改姓 。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大禹的后裔封于谭(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建立谭国 。春秋初年,谭国为齐国所灭 。国人以国为姓 。后来,因为“谭”字言字旁草书与三点水旁近,部分谭姓因此改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63038潭姓 。  
3、池姓  
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 。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 。他的家族繁盛,其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姓,遂成池姓 。  

三点水加个各姓什么
  
文章插图  
4、沈姓  
源出芈姓 。楚穆王时楚国灭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公子贞于沈鹿,两地后代均以沈为氏 。  
5、浩姓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少皓氏裔孙帝喾之子后稷,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帝喾,后人将其列为上古“五帝”之三 。  
他是少皓(昊、暤)金天氏的孙子,蟜极的儿子,姓姬、名帝俊,因为在辛地(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辛里)开基,故号称高辛氏 。他是黄帝的曾孙、虫乔极的儿子 。继承其叔父颛顼称帝七十年,一百零五岁时去逝 。  
【三点水加个各姓什么】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洪姓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潭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池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沈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浩姓  
2.(yi)有带三点水的字吗  
溢 漪 沂  
溢[yì]  
充满而流出来:~流 。  
河水四~ 。洋~ 。充~ 。~于言表 。  
过分:~美 。~恶 。~誉 。  
超出:~出此数 。  
古同“镒”,古代重量单位 。  
详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613766解释  
〈动〉  
(形声 。从水,益声 。本作“益” 。象水从器皿中漫出 。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overflow;brim over]  
溢,器满也 。——《说文》  
溢,盈也 。——《尔雅》  
溢,满也 。——《广雅》 。按,过满为溢 。  
满而不溢 。——《考经·诸侯》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楚辞》  
惧满溢 。——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溢于辞 。——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溢决(水满破堤);溢满(平满)  
水泛滥成灾,淹没 [flood]  
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礼记》  
又如:溢涌(洪水腾涌)  
满,充塞 [be fill] 。如:溢气坌涌(才气横溢,喷涌而出);溢满(充满)  
增加;提高 [increase] 。如:溢滋(增加);溢课(外加赋税)  
〈形〉  
过度,过分 [excessive]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庄子》  
又如:溢羡(过分的利润);溢誉(过度的称誉);溢恶(过分指责);溢利(过分的利益);溢分(过分);溢美(过分赞美);溢望(过分地希望)  
过甚 [exaggerated] 。如:溢尤(过甚);溢言(过甚的言辞);溢言虚美(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  
非分 [overstepping one's bounds] 。如:溢喜(分外的欣喜);溢志(非分的欲望);溢利(非分的盈利)  
过多;超过 [surplus] 。如:溢羡(过多的盈利);溢销(超过额定销售量);溢额(超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