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指导要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溶解现象,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哪些东西不可以溶解,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什么不见了》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溶解现象,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哪些东西不可以溶解 。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
3、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中班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教案反思】1、每个幼儿四个塑料杯、一根筷子
2、白糖、味精、盐、米、沙子、记录表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
2、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现象 。
活动过程
1、小实验:引起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 。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
(1)老师出示一杯温水、一些白糖,幼儿观察 。
师:“白糖和水要一起玩游戏了,我们来看一下 。”
老师示范:糖放入温水中,并搅拌 。
(2)讨论:白糖放入水里怎么样了?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师:糖放入水中、经过搅拌,就不见了,溶化了 。
2、幼儿实验活动:分出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哪些不溶解 。
(1)师:“老师也准备一些材料,你们来做一做,待会告诉老师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
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
(2)幼儿进行操作并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3)幼儿再次实验,并做好记录(一幼儿操作一幼儿记录 )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分类: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并记录下来 。
小结:有些东西是可以溶解的,有些东西是不溶解的
3、师:“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在水里能溶解的?”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用你们学会的方法,回家动手做一做,看看哪些东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是不溶解,来学校告诉老师 。”
活动反思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思路清晰,教具准备充分,幼儿积极参与操作过程 。但在演示讲解时,表述还不够清楚 。在幼儿操作时,对幼儿的观察不够 。
- 空腹喝牛奶不好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空腹喝奶会怎么样啊
- 发烧捂被子里出汗这种治疗方式科不科学 发烧要不要盖被子捂着
- 运动神经元会不会遗传下一代 活动神经元病的症状
- 520有什么活动可以做 520怎么过比较有意义
- 有哪些科学依据可以证明 白酒与什么不能同吃
- 家访后续活动怎么写 大学生家访新闻稿
- 幼儿园大班和中班每天的饭菜量是多少 公立幼儿园一周食谱表
- 2011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 学生营养日活动方案
- 你给自己规划了哪些养生计划 以养生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 腾飞时代汗蒸馆怎么网上购票 汗蒸馆怎么搞优惠活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