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跑的呼吸方法( 三 )

  
跑步呼吸调节概念 。事实上,跑步的快慢与呼吸交换量成正比 。人体在不同速度  
下跑步时,每分钟的呼吸交换量可能相差达10倍以上,尽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会  
改变呼吸的次数(频率),但是,绝对不要以为单一个呼吸节奏,就可以完全代表  
跑步的呼吸调节 。人体跑步时的呼吸调节会受到跑步速度的显著影响,尽管两人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两人的最佳呼吸节奏(深度与次数)也会有所差异 。  
2.影响肺部气体交换量的因素  
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受到呼吸频率(次数)、呼吸深度(潮气量)与死腔大小的  
影响,因此,到底跑步时要增加呼吸的频率或深度,做为运动时增加呼吸交换量  
的依据?这个问题的解释与死腔大小有关 。  
所谓死腔代表人体口、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等气体通路(约  
150ml),当  
吸入的空气通过这些空间时,会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气量,不会进入肺部进行气 体交换,因此,尽管安静休息时的每次呼吸量约  
500ml,但是真正进入肺部进行  
气体交换的空气量只有  
350ml,如果以每分钟10次的呼吸次数计算,人体安静休  
息时的真正肺部气体交换只有3500ml 。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可  
以显著降低死腔的影响,达成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的目的 。特别是随著跑步速度  
的增快,死腔也会显著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频率的改变来调节,那麼肺部的气体  
交换效率就不会提升,不利跑步时的氧气增加需求 。  
3.以口或鼻呼吸  
如何增加呼吸的深度?是进行跑步呼吸调节的重点 。基本上来说,当跑步的  
速度不是很快,人体的氧气需求量还不高时,以鼻吸气、口吐气的方式,可以获  
得比较自然的换气调节 。此时跑者应尽可能增加鼻子的吸气深度、降低呼吸的频  
率,以便获得较佳的肺部气体交换效率 。当跑步的速度加快后,吸气的深度可以  
再增加,呼吸的频率也会慢慢提升,若以鼻子吸气的节奏无法达成肺部气体交换  
的需求 (感觉必须以口帮忙吸气) 时,表示跑步的速度已经太快,此时放慢跑步  
的速度,显然比调节呼吸深度或频率还来的重要 (呼吸交换量急遽增加,代表无  
氧代谢增加)。  
4.胸式或腹式呼吸  
以肋骨与胸骨上提扩张胸腔,达成气体进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胸式呼吸  
。肋骨与胸骨不动,以横隔膜下缩造成胸腔扩张 (腹部突起),达成气体进入肺  
部的呼吸方式,称为腹式呼吸 。事实上,腹式呼吸就是所谓「气入丹田 (下腹部  
) 」的呼吸调节方式,也是达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 。跑步时采用腹式呼吸  
的方式来调节,可以显著提升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 。  
跑步前要做de准备活动  
人体各内脏器官及四肢从相对静止状态到较紧张活动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因此,人在进行跑步前同样要作适当的准备活动,使机体生理机能能够在动的情况下协调地工作 。如果跑前不做准备活动,长跑时往往会发生关节韧带、肌腱扭伤 。特别是一起身就进行紧张的跑步,更易发生 。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几节准备活动:  
(1)站立,两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  
(2)半蹲,两手扶膝活动膝关节;  
(3)两腿交替高抬腿,活动髋关节;  
(4)两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动髋、膝关节;  
(6)前后弓箭步压腿;左右压腿,牵扯腿部韧带;  
(7)上体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轻微活动等 。  
4.跑步的呼吸方法和正确姿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