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阶段正是孩子进入道德观世界的时期 。儿童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发展过程的 , 正如他们要逐步发展阅读和数学能力一样 。因此 , 父母应当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发展过程 , 并及时给孩子设计实践练习的机会 ,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
1、处理问题方式有讲究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的行为涉及道德问题 , 父母应当确保和孩子进行充分的谈话 , 并让其明白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错的 。在这里 , 讲道理比惩罚更重要 , 与其命令孩子道歉 , 不如让孩子自己诚心诚意地说出“对不起” 。
2、就一些道德选择进行讨论
挑选一些含有道德选择的故事 , 跟孩子一起读或讲给他们听 , 中间讨论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场和观点 。留意故事中人犯错的故事 , 教孩子了解人不会永远是“好人” , 也不会总是“坏人” 。
3、在指定家庭规则时邀请孩子参加决策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思考如何是对全家人有利的安排 , 但是决定惩罚方式时不要让孩子参与 。孩子的想像力超卓 , 通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设想 , 于事无补 。
4、称赞孩子良好的行为
【培养孩子黄金道德观的五种方法】 见到孩子有帮助或有利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 , 要及时称赞 , 作出合理的评论 。假如孩子把集体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 , 应当称赞和鼓励他 。对孩子友好、公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都要予以肯定 。
5、利用现实中道德选择的机会教育孩子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选择机会、或学校、幼儿园中的真实情景讨论道德问题 。不要以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问题 , 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 , 孩子难以充分理解其现实的含义 。
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 , 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最重要的是 ,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行为是错误的 ,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错误行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 , 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 。在早期教育中 , 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 , 属重中之重 。据对1000名3~10岁的幼儿调查: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 , 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 , 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 , 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 , 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 , 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 , 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 , 无忧无虑 。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 , 更不等同于吵闹 。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 , 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 , 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 , 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 , 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 , 会做手工 , 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 , 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 , 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孩子发烧不打针不吃药 退烧的最快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