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书不能随便买的( 二 )

  
采访人员从本市一些妇产科医院了解到,因为书里内容太多太杂,或者写得含糊不清,有些方面互相矛盾,经常会有孕妇拿着育儿书前去咨询医生 。  
【相关链接】  
按书操作出现问题责任难追究  
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董君明律师告诉采访人员,若根据书本来育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追究出版社、或作者的责任都不太容易 。  
董君明说,首先到底是不是因为按照书中所做而导致出现问题难有证明,“如果是个别现象,那么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个人体质造成,或是原料质量问题,这些都难以证明 。”其次,书中的内容是“一家之言”,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能完全推翻 。此外,还有发生伤害的后果鉴定、相当的应果关系等一系列要求导致了责任难追究 。  
董君明提示道:“消费者须谨慎选书,而且这些书籍只能作为保胎育儿的辅助工具 。”  
【专家说法】  
选购书籍须看出版社是否正规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告诉采访人员,有许多妇幼保健类书都是由一些不太知名的机构出版,而一些所谓的专家只是聘请了其他人来撰写 。“这部分书的内容都抄来抄去,而在抄的过程中还会出现错误 。”  
据透露,一些知名教授都不愿意花时间撰写,所以有些书是由别人撰写,然后教授大概过目,即挂名出版了 。  
有些国内育儿书直接拿国外的资料抄,缺乏严谨的比较和探究 。比如欧美国家曾提出,4个月以内的孩子不用喂水,于是国内很多家长照做,结果孩子生了病 。欧美国家的气候,包括温度和湿度,有其自己的特点,而我们国家气候与之不同,且有“捂月子”的风俗,宝宝体内失水多,因此不能和国外实行同一个标准 。  
【妇幼保健书不能随便买的】 段院长告诉采访人员,这些书只能拿来作为参考,绝对不能当作“圣旨”,特别是在一些牵扯到具体专业内容的操作中,还是要遵医嘱 。  
“现在鱼目混珠的保健书太多 。有些人抓住育儿高潮,利用年轻父母渴望科学育儿的心态,随意拼凑一些资料就集结出书,根本没有科学性可言 。”上海市妇女保健所健康教育科王科长提醒年轻父母,买书前最好先“做做功课”,了解一下作者是否为妇幼保健专家,“起码是妇产科医生,有临床经验 。”  
段院长建议选购时尽量选择大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家长也可以上网查一查撰写专家的知名度可信度;可在书中找一些自己能确定的知识来判别书中内容的准确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