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会火|名校毕业上卷烟流水线做工人,研究生超30%: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二 )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 忙碌和痛苦 , 并不能保证成长和收获 。 学会藏器于身 , 待时而动 , 多数人追求工作舒适的背后是不断对舒适圈的调整 , 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和舒适圈 。  
《人类简史》里有一句话:“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 , 如果你想要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 , 那你就落伍了 。 ”  
  
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  
是一种人间清醒  
网友哇咔咔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学习要好、不然别人就会觉得你长大后没前途 。 工作后要进好单位 , 不然就会被评价不上进 。  
有一次同学聚会 , 我因为没买房 , 被同学嘲笑说娶不起媳妇 , 聚会后没多久 , 我就借钱凑足首付 , 买了房 , 正式成了房奴 。  
每个月的房贷和还钱 , 让我喘不过气 , 平时都不敢和朋友出去吃饭 , 心里黑压压的 , 晚上经常失眠 。  
有时候努力再多 , 别人一句否定就会让你感觉很挫败 ,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 , 为什么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 。  
哇咔咔的经历 , 不得不让我想到开头进入卷烟厂的很多高材生 , 他们敢于放下别人对他们评价的眼光 , 大胆追求自己在现阶段需要的稳定 , 这并不是大材小用 , 而是一个普通人随心追求的大用 。  
人生的意义和选择 , 本就应该由自我定义 , 别人的指指点点 , 只能作为旁观的佐引 , 而无需放上主位 , 去歌颂和追逐 。  
  
谈到不介意外界的眼光 , 只做自己当下喜欢的选择 , 就不得不提今年很火的一位北大人——李雪琴 。  
北大毕业的她 , 在脱口秀舞台异军突起 , 红了之后 , 有大批网友质疑和嘲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 怎么不去建设国家?反而要在网络上“装疯卖傻”博出位?  
李雪琴并没有受到这些质疑声的影响 , 而是继续干自己喜欢的喜剧事业 。  
她在一次回应中更是说到:“北大毕业怎么了?那些人只是恰巧高考考得好 , 擅长考试而已 , 北大的为啥不能做个废物呢?”  
对于李雪琴来说 , 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 与学历无关、与自己出身名校无关 , 进了什么大公司更无关 , 这一切都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关 。  
别为了别人的期待 , 而辜负自己的想法 , 这是一种人间清醒 。  
  
真正可怕的不是体制化生活 ,  
而是你的体制化思维  
不知从何时起 , “稳定的工作”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  
前有河北唐山36岁收费员大姐 , 被下岗失业 , 后有985、211名校生 , 甘当外卖员和流水工 , 很多人对体制内的稳定 , 充满误解和鄙夷 。  
在他们眼里 , 稳定的工作 , 就是每天朝九晚五 , 工作轻松 , 待遇过得去 , 压力小 , 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 , 逐渐废掉毁掉的 。  
于是无数人 , 冲破这种稳定 , 进军北上广 , 开始一场又一场内卷和无言的抗争 。  
然而稳定的工作 , 真的会毁掉一个人吗?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 , 不是体制 , 而是你的体制化思维 。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想奋斗 , 体制内不会拦着你;想安稳 , 体制内也可以兜着你 。  
  
很久以前看到一个新闻“新飞冰箱倒闭 , 员工出门买菜被人瞧不起” 。  
1984年创办的新飞冰箱在当时可是龙头企业 , 作为它的员工 , 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 可是好景不长 , 当初的老牌企业倒闭 , 老员工流离失所 , 网上流传着一个员工的自述:  
1994年旺季 , 工厂一个月给我开1700块工资 , 而当时的平均工资是400块左右 。 当年新飞一发工资 , 员工就担心下班会被打劫 。  
穿着新飞制服去相亲 , 远比西装革履要管用得多!以前新飞人穿着工服去菜市场买菜 , 菜市场老板开价总要高一点 , 因为知道新飞人有钱 , 而现在他们知道新飞人没钱 , 就直接报了底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