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得了脐茸如何防治呢

什么叫脐茸?病症有哪些?  
【新生儿得了脐茸如何防治呢】   

新生儿得了脐茸如何防治呢
  
文章插图  
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几小时后脐带的残端变成棕色,逐渐干枯、发黑,3~7天时从脐根部自然脱落 。脐带脱落后,根部往往潮乎乎的,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臭味或脐带表面发红,甚至发热时,说明可能已发生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脐带脱落以后,脐部总是不干燥,仔细观察呈粉红色,有绿豆大小的新生物,犹如葡萄串,表面常有渗液,甚至有脓液,这就是脐肉芽胆,又叫脐茸 。这是由脐断端长期不干燥受到细菌感染,有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 。  
处理方法:  
在脐带未脱落以前,家长每天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 。每天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轻轻擦去分泌物 。每天l~2次即可,不必包裹纱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盖上,再用胶布粘上,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酿成脐炎乃至脐茸 。一旦出现上述的脐炎和脐茸病症,则应尽快请医生诊治,不可在家盲目给宝宝治疗 。  
育儿金点子:  
如遇到脐茸病症,一般医生都会清除肉芽,然后用l%硝酸银溶掖灼烧创面 。这个操作有可能也会让父母去操作,但是要注意用硝酸银处理时,注意勿烧伤周围皮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