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标准判断宝宝睡商高低( 二 )

  
湿度  
小宝宝对室内过干或过湿都难适应 。  
夏天,室内湿度过大会抑制皮肤散热,宝宝会因闷热而烦躁不安;冬天,室内湿度大时,则会加速热传导,宝宝觉得阴冷而抑郁不乐;秋天风干物燥,室内湿度过低,宝宝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 。  
为了宝宝有一个健康的睡眠,必须调节好室内的湿度 。冬天室温18~22℃,相对湿度为40%~60%;夏天室温23~28℃,相对湿度为30%~60%;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24℃,相对湿度为40%~50%时,人会感到舒适 。长夏梅雨季节,湿度过大时,应开窗通风,以降低湿度;晚秋和冬季,室内过于干燥时,要勤洒水、托地 。必要时使用加湿器,使房间内空气湿润 。但要常清洗,保持洁净 。  
光线  
从保健角度来说,睡觉时开灯不利于宝宝形成昼夜睡眠规律 。宝宝卧室的光线“宜暗不宜明” 。如宝宝怕黑夜,可在床头安一个小台灯,待宝宝安然入睡后再关掉,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  
睡眠习惯  
从出生起就要让宝宝单独自然地睡觉 。1岁后,培养宝宝作息养成好习惯;对两三岁的宝宝,入睡前1小时,不看激烈打斗的电视节目,不讲可怕的鬼怪故事,也不玩新玩具,以免过于紧张影响自然入睡 。  
睡前让宝宝排空大小便,然后刷牙、洗脸、洗屁股、洗脚,夏天洗澡 。再让宝宝情绪安静地上床,自动躺下,不说话、不拍不哄、不搂不抱、不蒙头、不含奶嘴、不咬被角、不吮手指,不抱玩具 。如果宝宝不愿自己单独睡而哭闹,妈妈可以说:“小宝宝又乖又听话,会自个儿睡觉 。”在边夸奖边爱抚的温馨氛围中,宝宝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既消除“皮肤饥饿”现象,又增添自己睡觉的勇气和信心,促使睡意渐渐袭来,宝宝逐渐进入甜蜜的梦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