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游戏让孩子知道啥叫看病

文章插图
门诊发现,八九个月到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病往往更容易表现出紧张和恐惧,这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意识已经开始萌发和形成,突然把孩子带到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陌生的环境,许多孩子在医生没有对其进行检查时,就表现出无比的惊恐 。
因此,看病前要告诉孩子将看到的情景: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有戴口罩的护士,并详细告诉孩子抽血的步骤,以及疼痛的感觉,让儿童来就诊时,自己主动把胳膊伸出来让护士抽血 。家长还可以通过扮演医生或护士的角色游戏,让孩子自己体验看病的过程 。
多给孩子安全感少骂少吓唬
许多家长把孩子带到医院诊室后,就无视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断哭闹,甚至想和妈妈说几句来寻求安慰,但家长只顾着和医生谈论孩子的病情,听到孩子哭闹就只会责骂“你烦死了,打针有什么好痛的,哭什么哭” 。
林东如说,其实孩子是需要充分尊重的 。孩子当时的做法就是希望被关注,来解除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家长此时就应该多听听他的想法,体会他的心情,安慰他,让他获得安全,而不是不理睬或大声训斥 。家长可以通过肢体的拥抱,轻言细语来解除孩子的恐惧,帮助他们找到安全感 。
此外,一些家长习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吓唬孩子“再不吃饭,我就把你送医院”、“你不乖就让医生给你打针”,这些语句,都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恐惧感以及对医院的排斥 。因此,家长一定要避免用此类“教育”方法 。
不要欺骗孩子但态度要坚决
对孩子而言,特别是曾经有过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听到打针就会害怕 。家长在语言安抚上要避免使用“打针不疼”等词语,以免加重孩子的恐惧 。不如代替为“让医生看一下,我们马上就回家”这样的语言来舒缓孩子的恐惧 。多数家长喜欢欺骗孩子 。明明要打针,但嘴巴里却说“不打针,我们不打针”,结果把孩子按住,强行给孩子打针 。所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后,孩子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不配合,还会奋力挣扎,有的由于过度哭叫出现了呕吐、气促 。
正确的方法是,如实告诉孩子要如何治疗,而且态度坚决 。孩子尽管一开始有些哭闹,但他发现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千万不要哄骗孩子 。
学会正确拥抱安抚孩子情绪
对于过度紧张的孩子,可以通过正确的姿势来克服他的恐惧 。正确的方法是将孩子抱住,让孩子侧坐在家长一条腿上,然后家长用另一条腿紧紧夹住孩子的双腿,并用两臂呈环形围拢住孩子的身体,将孩子完全裹住紧紧拥抱,以避免其上肢动弹 。
【带孩子看病 不妨试试“情景游戏”】 这种方法其实本身就给予孩子巨大的安全感,通过家长的肢体拥抱,让孩子获得安全满足,同时这种体位可以完全束缚住孩子的肢体运动,使其可以顺利地接受检查 。但所有的工作必须加速,以减轻孩子的压力 。正确的拥抱体位可以帮助孩子减少恐惧,快速检查则让孩子对检查的记忆不过于深刻,避免不良情绪产生 。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汗蒸房内能晾湿衣服吗 做汗蒸需要带衣服去换吗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