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这4个习俗 除夕的寓意及来历是什么( 二 )

  
每一道精心搭配的年菜 , 都像一句新年的祝福:  
有头有尾的鱼 , 象征年年有余;一碗热汤圆 , 表示团团圆圆;热气腾腾的火锅 , 代表红红火火……  
部分地区还会把年夜饭叫做“合家欢”、“团年饭” , 直白的词汇饱含着丰富的情感 。  
一餐年夜饭 , 是每个中国人的念想 。  
只要一家人坐在一起 , 便卸去了一年的疲惫 , 再次充满能量 。  
俗话说:  
“打一千 , 骂一万 , 除夕晚上吃顿饭 。”  
即使因为各种原因实在不能回家 , 人们也会拿起手机 , 打个视频 , 与远方的家人共享此时 。  
不管身在何方 , 只要心在一起 , 便是团圆 。  
共欢新故岁 , 迎送一宵中 。  
吃完年夜饭 , 最开心也最难熬的便是——守岁 。  
守 , 既有对旧岁的留恋 , 也有对新年的憧憬 。  
晋代《风土记》中即有“除夕 , 达旦不眠 , 谓之‘守岁’”的记载 。  
古时候 , 一家人吃过年夜饭 , 点起蜡烛或油灯 , 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 通宵守夜 , 期盼吉祥 。  
每到此时 , 文人墨客也会诗兴大发:  
“儿童强不睡 , 相守夜欢哗 。”  
“愿天上人间 , 占得欢娱 , 年年今夜 。”  
不管什么形式 , 都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  
传至今日 , 守岁的形式虽然变了 , 但美好的愿景依旧 。  
准备好水果瓜子 , 一家人围坐一起 , 看看春晚 , 唠唠家常 。  
说笑声盈盈入耳 , 浓浓亲情丝丝相扣 , 交织成除夕夜最幸福的画面 。  
印象最深的就是 , 小时候守岁的自己前半夜总是斗志满满 , 但每一次守岁是怎么结束的却没有印象 。  
因为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 , 暖暖的被窝里 。  
小时候最奇怪的便是:大人们是如何熬过这漫长的一夜的?  
渐渐大了 , 才开始明白 , 因为大人们知道为什么要“守” 。  
因为这晚“一夜连两岁 , 五更分两年” , “守”住这次岁月的交换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 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  
守岁达旦之时 , 新年的第一碗水饺滚滚下锅 , 饱满地迎来崭新的一年 。  
“百十钱穿彩线长 , 分来再枕自收藏 。”  
守岁结束 , 从床上醒来时 , 枕边总会放着一个装着压岁钱的红包 。  
有时候 , 还会有一个大大的红苹果 , 因为老人说要一睁眼就能看到“平安” 。  
部分地方 , 还有“长辈高坐 , 孩子们齐集正厅 , 列队跪拜 , 高呼新年快乐 , 而后伸手要红包”的习俗 。  
作家梁实秋也说过:  
“压岁钱不是白拿 , 要叩头如捣蒜 。”  
老人家逢此情景 , 乐不可支 , 勉励儿孙们新的一年学习长进 , 好好做人 。  
说起“压岁钱”的起源 , 颇为有趣 。  
传说 , 古时候有一种黑身白手的小妖 , 名字叫“祟” , 喜欢除夕晚上害人 。  
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一下 , 孩子就会吓哭 , 而后变得疯疯癫癫 。  
有一次 , 一个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枕边 。  
晚上祟来到房间 , 红纸里突然发出亮光 , 把祟吓得尖叫着逃跑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