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教养——让孩子在生活中领先一步

家是最具私人性的场合 , 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一般的人性需要 , 比如互相尊重的需要 。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 , 都需要得到尊重 , 妈妈工作一天非常累 , 腰酸背痛的 , 回到家后孩子向妈妈问候一声:“妈妈你回来啦 , 是不是累了?我给你倒杯水吧!”此时的妈妈心里是不是暖暖的很感动呢?  
一流的教养——让孩子在生活中领先一步  
文章图片  
一、礼仪 , 让家成为温馨的港湾  
一流的教养——让孩子在生活中领先一步】我发现很多父母对礼仪的误解之一是 , 认为礼仪是要在外面和别人相处时才需要使用 , 其实礼仪也是内在的需要 , 是一个人的综合修养的体现 。 知行合一 , 内外一致地注重礼仪 , 是对孩子最好的素质教育 。 最重要的礼仪 , 就是要尊重和体谅他人 , 不仅不会使人尴尬 , 而且会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 所以 , 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忽略与家人相处的礼仪 , 这也是培养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和体谅 , 建立与他人之间边界分寸概念的很好方式 。   
二、言传身教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1、人关系树画起来  
现在我们的家庭大多有一到两个孩子 , 孩子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 , 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 有的家庭和老人住在一起 , 有的没有住在一起 , 但无论有没有住在一起 , 让孩子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 明白如何尊重和对待家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 这是从第一步开始为孩子树立长幼有序的观念 , 培养他克制自己、尊重长辈、爱护幼小的良好品格 。   
02、礼貌用语说起来  
中国俗话说:“少成若天性 , 习惯成自然 。 ”“行为决定习惯 , 习惯决定性格 , 性格决定命运 。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 父母在孩子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培养基本礼节了 , 不断重复让孩子学会说“请”和“谢谢”这类礼貌用词 , 比如说“妈妈 , 请帮我倒杯水” , 拿到水以后要说“谢谢妈妈” , 如果孩子没有说“请” , 妈妈可以和孩子强调 , 希望孩子再说一次“请帮我倒杯水” 。 在孩子改加了“请”以后 , 妈妈可以给予孩子口头上的表扬并表现出高兴;如果做错了事情 , 比如打翻了水杯 , 可以教会孩子说“对不起” , 但是妈妈也要及时回应孩子说“没关系” 。 这样培养孩子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 , 逐渐到孩子10岁以后 , 能爱护弟弟妹妹 , 关爱家人 , 15岁时能礼貌主动地与其他成年人交谈……  
03、尊重隐私  
当孩子在训练的路上越走越好的时候 , 父母要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 在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接电话或者发微信时 , 没有得到许可 , 孩子不可以凑过去听电话甚至把手机抢过去看里面的内容 , 要和孩子说 , 打电话发信息不是做游戏 , 我们都要有尊重家人隐私的意识 , 家人是你最好的朋友 , 但是家人也要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当孩子长大一些 , 要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 也是这个意思 , 那是他的私人空间 。 若是和父母长辈住在一起 , 在想要进入长辈、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房间时 , 如果房门关着 , 要告诉孩子应该轻轻地敲门 , 在没有得到回应之前不可以随便进入他人的房间 , 更不能乱翻东西  
一流的教养——让孩子在生活中领先一步  
文章图片  
04、用餐也要讲礼仪  
父母和孩子在家吃饭也应尽量使用基本的餐桌礼仪 。 爸爸和孩子都不要赤裸上身就坐在餐桌前吃饭 , 不能让孩子感觉可以不穿衣服就吃饭 。 家人一起吃饭是最有合家欢氛围的用餐时光 , 也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用餐体验 , 认真对待每一餐饭 , 会让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自然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 所以 , 父母和孩子在家就餐时应穿着简单的居家服 , 哪怕天气再热 , 背心也是最起码的服装 。 如果爸爸妈妈做了孩子最喜欢吃的菜 , 孩子要向爸爸妈妈表示敬意和感谢:“妈妈做的炒鸡丁真好吃啊!谢谢妈妈 。 ”父母也要回应孩子的赞许:“宝贝喜欢吃 , 妈妈很开心哦 。 下次还给你做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