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语言暴力”比打孩子的伤害更大,只要3个方法,教父母如何杜绝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总听到很多种声音,其中听得最多就是“不打不成才”,而如今反对棍棒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渐渐地虎爸狼妈也少了很多 。
但随之又出现了另一种教育那就是口头语言教育,除了唐僧式的碎碎念还有“暴力”语言的教育,什么是语言暴力?或许乍一听你会觉得很陌生,离你很远,但回到家庭教育的这些场景看看,很多父母都会无比熟悉 。
文章图片
“你就跟一头猪一样,怎么这么笨呢?”
“我这是对牛弹琴吗?说了一百遍,你怎么还不会?”
“你这也太差劲了,你看看xxx,人家怎么就那么聪明,你能不能学学她?”
“让你做啥啥不行,学习也不行,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文章图片
类似以上的话语实在是太多了,数不胜数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恶语就像是一支支利剑直接伸向孩子们,即便是伤口愈合以后都会留下伤疤 。
当孩子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伤疤会一直反复地提醒孩子 。如果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后,父母才意识到,这时候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
文章图片
一、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暴力?
我们都说孩子在叛逆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地说一些伤害身边亲人的话语,诚然作父母也是一样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有时候也会指责、诋毁甚至是嘲讽孩子 。
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有几个是自信的?有几个能轻易摆脱父母语言暴力的影响呢?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带着浓浓的自卑心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总是第一时间自我否定 。而父母之所以会对孩子恶语相向大多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文章图片
1、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那些经常使用语言暴力的父母,在他们的小时候也是被父母恶语相向,从小生活在语言暴力的家庭中 。因此这些人长大成为父母之后,也会把这种语言暴力的教育方式传递给孩子,这种原生家庭影响的概率高达70%左右 。
这些父母是无法控制对自己的孩子使用语言暴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对于从小被恶语相向的他们来说,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隐秘的快感”,就连父母自己也没有察觉到 。
文章图片
2、父母压抑的负面情绪,孩子成为出气筒
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父母都会有各种的麻烦和困境,随之而来的就是负面情绪 。成年人的情绪被压抑久了并不会被消化,而是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以更加丑陋的形式宣泄 。
工作中的情绪积压久了,回到家以后恰好碰到孩子淘气犯错闯祸,那么这时候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倒霉孩子成了炮灰,也就成了爸爸妈妈的情绪发泄口 。要么难逃一顿打,要么难逃一顿骂 。
这时候的父母,很难控制自己,会忍不住朝孩子说出各种戳心窝的狠话,当然也不一定是孩子,这个发泄口也有可能是另一半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